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環境

熱門文章

2018-06-27

常常有朋友問我:「要怎麼挑一支適合賞鳥的雙筒望遠鏡?」,這個問題越來越不容易回答,原因是望遠鏡的選擇比起十年前多了很多,各種設計與功能滿足了不同的賞鳥需求。

2020-12-12

南安普敦的研究人員評估了各種類型的飲料包裝,其中包含玻璃瓶、塑膠瓶、鐵鋁罐和牛奶紙盒。最環保的容器是紙盒及鐵鋁罐,最浪費資源的是玻璃瓶,對環境的危害是塑膠瓶的四倍。

2020-12-12

位於日本新潟縣的佐渡島(Sado Island),是日本第二大離島,2003年最後一隻朱鷺消失之後,當地進行一連串復育行動,透過與朱鷺共生的農法,讓此地成為兼顧生活、生計和生態之鄉;這項努力使得佐渡島在2011年成為日本首批聯合國世界農業遺產。

2020-12-11

近期研究發現,近幾十年的保育工作成功使部分瀕危鳥類和哺乳動物物種免於滅絕。但是,許多資料不足的物種和亞種的個體數量仍不斷減少,此外,如果一個物種從未被發現,則無從保育。

2020-12-10

農委會特生中心11月16日表示,根據「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調查團隊分析,2014年至2019年期間度冬水鳥族群有13種水鳥數量明顯減少。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表示,水鳥減少的原因,可能和各濕地的面積縮減和棲地品質劣化有關,將再進一步的探討,未來計畫研擬跨國監測指標。

2020-12-09

在台北熱鬧的西門町街頭,一群高中生戴著手套、拿著夾子,合力舉起沈重的水溝蓋,在深黑的溝壑,拾起污泥中依舊亮白的菸蒂。

2020-12-08

最新報告指出,燃煤電廠製造的空污正毒害雅加達市民、縮短他們的平均壽命,並使得這座城市成為全球空污最嚴重的首都。

2020-12-07

國立台灣博物館11月16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推出首部漫畫《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期待透過跨界合作,活化博物館館藏,將已判定在台灣滅絕的雲豹的標本「躍然紙上」、成為漫畫主角,以引起更多民眾關注人類文明與自然生態、物種滅絕等環境議題。

2020-12-06

每年約有13億噸的食物遭到丟棄浪費,面對這個情況,全球有許多的社會創新組織,運用創新科技結合農業生產,創造有效率的農糧供應,透過大數據分析、線上平台等許多資訊數位工具,有效減少供應鏈上的食物浪費;甚至透過科技將過剩或剩餘的食材,以不同的保存方式或銷售,不僅建立了智慧的剩食科技,也創造了永續商機。

2020-12-05

隨著時序朝向2021年推進,世界依然籠罩在武漢肺炎(COVID-19)的陰霾之下,世人也因此很容易就遺忘了其他全球危機。在9月4日首次亮相的一款App,就希望能夠照亮未來,一舉達成停止全球暖化、物種滅絕與預防流行病的目的。 研究顯示,若全球溫度上升1.5°C,全世界的生態系都有可能因此崩潰。科學家指出,暖化不只有可能造成大規模物種滅絕,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場災難:糧食與水資源安全、社區對抗環境災害的韌性、公共衛生等與健康環境息息相關的社會需求,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2020-12-04

環保署今年展開試驗計畫,要求「所有」新送入環境影響評估的申請案都需提供調查原始資料,面臨調查方法不統一、業者良莠不齊等問題,亟需一套一致標準,讓資料的呈現與整合再往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