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台北潮流新地標「遠百信義A13」自正式開幕以來即話題不斷,帶動了信義商圈歲末年初的人氣與買氣!不只信義區戰場百貨升級、A13成為潮流新聖地,現在全民瘋運動更也朝向「運動就是要有自己的態度」的方向走,因此,台灣最大、首屈一指的運動用品連鎖通路摩曼頓也入駐遠百信義A13,鎖定20~35歲喜歡新奇事物、戶外活動、探索城市、旅行、運動族群,開創全台首家「Momentum Select」。
栗松溫泉的源頭位於高聳的岩壁上,也因為這樣長時間的傾瀉而下,在岩壁上累積出白色碳酸結晶,加上附著在岩壁上的綠色藻類,形成東台灣最美麗動人的野溪溫泉。我們在這一同野炊、一同欣賞星空、一起度過這趟旅程。
不管是競速型的短跑、馬拉松的超長程耐力跑、還是需要適應崎嶇起伏地形的越野跑,在選購跑鞋時除了試穿(但也不確定後續穿著使用後的機能感受)與從資訊雜亂的網上找各方評價外,我們時常很碰運氣地在尋找一雙合適自己的跑鞋;這次介紹一個針對鞋子做深度的測試、評論和指南的工具網站,它幾近概括了鞋子所有必須知道的性能優劣,更具指標全面的資訊讓你挑鞋不再煩惱!
英國衛報報導,兩處遠洋偏遠群島上超過50萬隻的寄居蟹因受困塑膠垃圾而死亡,人們憂心這只是全球動物大量減少的冰山一角。一項開創性的研究發現,印度洋的科科斯(基林)群島上有50.8萬隻寄居蟹死亡,南太平洋的亨德森島上有6.1萬隻寄居蟹死亡。過去的研究指出這兩個地點的塑膠污染相當嚴重。
在2019年,台灣在環境議題上還有許多未竟之事,然而,我們也一起完成了不少里程碑,另一方面,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與異常,也替我們的未來埋下不同命運的伏筆。以下,《環境資訊中心》根據議題影響性,以台灣和全球為尺度,篩選出2019年十則重大環境事件和讀者分享。
1896年,博物學家亨利‧奧古斯丁(Augustine Henry)在東京發表《福爾摩沙植物名錄》(A List of Plants from Formosa),收錄1,347種原生植物,敲開台灣原生植物分類研究之門;120多年後,首部全中文出版的《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全套8卷問世。主要作者、林試所副研究員鐘詩文指出,這套書創造了多方面的全球第一:99%植物都取得彩色圖片、植物種數高達5146、使用最新版本的植物分類學系統,並附野外生態圖及解說。他說,這套圖鑑為台灣再創造了一項奇蹟。
什麼是鯨豚觀察員?本報特地越洋專訪在海洋哺乳類研究超過15年經驗的尼瑪伍德(Maja Nimak-Wood),除了希望借鏡國際經驗,也讓大眾對這門新行業-鯨豚觀察員有多一分認識。
自從科學家首次確定冰河時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遠低於暖期以來,他們一直在尋找對這項觀點理論的各項原因和證據,並認為其可能和海洋環流、海冰、含鐵塵埃或溫度有關;於是科學家們在2019年6月間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一項新研究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將海水溫度變化與南半球各大陸塵埃中鐵的變動相互組合。
#amanjunkie 這個標籤,代表「#安縵痴」,他們誓言要住遍世界所有安縵酒店,尤其以杭州的安縵法雲、北京安縵頤和,更是奠定安縵七星酒店美學,體現這一切的,做為安縵之父,賈雅・易卜拉欣(Jaya Ibrahim),以寧靜與優雅並陳的靜謐美學,成就旅人的避世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