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即刻救援! 山難救助的未來:噴射背包?

這個夏天,由 Gravity Industries 所開發的噴射背包已經開始投入實驗性的山地救援,他們與英國空中救護大隊共同進行了數次演習,近期在湖區的施救演練展現了噴射背包驚人的效能,只用3分30秒就成功登頂海拔950公尺的赫爾維林峰,展現了運用在山地救援的高度可行性。

科幻,但不僅如此

 

噴射背包(Jet pack,又稱火箭背包或噴氣背包),是一種供單人使用的飛行裝置,外觀上就像背著一個背包一樣輕巧便攜,「背包」中通常是一組噴射引擎或火箭引擎,透過使用氣體或液體噴射來推動操作員獨力飛行。

 

像是十幾年前當人們談及元宇宙的概念一樣,當時,科幻還只是科幻而已。噴射背包這個概念源自於科幻小說,在人類的集體記憶中有近 100 年的歷史。從 1960 年代起,以 007 電影《雷霆萬鈞》(Thunderball)為代表進入了公眾視野,人們便開始期待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山地救援必須要快,而它做到了

 

因噴射背包的特性,不少團隊開始設想並試圖把這個裝置運用在山地救援中。 2020 年 9 月,生產噴射背包的知名開發商「重力工業」(Gravity Industries)帶著他們所研發的噴氣服(Jet Suit)飛進英格蘭西北湖區國家公園(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的蘭代爾山區(Great Langdale)。

 

在釋出的影片中,他們與英國空中救護大隊(GNAAS)合作並示範了噴射背包投入山區的施救演練過程,幾乎在 90 秒內就能抵達遇難者的位置,提供即時援助,相較於徒步要 25 分鐘的救援,為緊急山難照護提供了一個相當可觀的發展前景。

 

 

「抵達遇難者身邊的速度,快到讓人驚訝!」

 

英國空中救護大隊的 Andy Mawson 表示,他認為這套裝備具有巨大的潛力,可向偏遠地區提供更加高效且相對安全的緊急救援。的確,就性能上而言,這套裝備無可挑惕。

 

飛行員手臂和後背上各有安裝五個微型推進器,推進時速最高可達 32 英里(約51公里/小時),高度限制為 12000 英尺(約 3658 公尺),代表救難人員可以輕易越過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的山峰進行施救。

 

「未來會如何發展還不好說,但這是一個讓我們倍感自豪的起點。」

 

這套噴氣服的發明者,「重力工業」的創始人和首席試飛員 Richard Browning 被譽為英國鋼鐵俠。他所發明的噴射裝置以 85 英里/小時(135 公里/小時)的速度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可。

 

曾隸屬皇家海軍陸戰隊的他,在 2016 年就萌生「重新想像人類飛行」的念頭,並逐步追夢,讓電影裡的場景還原現實,連湯姆·克魯斯都想來一套他的噴射背包。將這項技術投入山難救援是前所未有的首創,不禁令人振奮不已。

 

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 500 名不同體型和健康狀況的人們學會了駕駛噴氣服的方法,有的人甚至在一天之內就掌握了它。

還要更快

 

近期,「重力工業」再度釋出救護人員登山演習的影片。

 

位於湖區的英格蘭第三高峰赫爾維林峰,海拔 950 公尺,在航拍機中,能看到大片的霧氣圍繞,再這樣能見度低得可怕的環境中,就連直升機都無法降落,但實測使用噴氣裝置花費 3 分 30 秒,僅培訓 6 天的救護人員就能成功登頂,若是徒步則需要 1 小時 20 分鐘。

 

在這樣地勢險峻的施救地點,他們證明了用噴射背包可以讓救援工作更加快速也更加有效。

 

 

「如果是心臟病患者或需要重症監護的人,那麼對於這類緊急狀況來說,1 小時 20 分鐘實在太長了,」布朗寧說道,「我們可以在非常惡劣的天氣或非常困難的地形條件下,以一種通常救援人員步行、開車或乘坐直升機無法施救時,迅速地將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送到傷員身邊。」

 

下一步會是什麼?

 

難道這個套裝就毫無缺點嗎?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噴氣背包的推力,必須足以超越配戴者、背包本身及噴射燃料的重量,這代表著它要有足夠且能持續噴出的質量。

 

聽起來容易,可實際上,因為現有的各種可用燃料皆無法克服整體質量比的問題,所以研發出的背包裝置,它的最大飛行時間受限頗多,無法達成科幻小說中所描寫的長時間持續飛行。

 

目前這款噴氣服只能使用柴油、噴氣燃料、生物柴油或生物噴氣燃料提供動力。雖然有正在開發電動的套裝,但可惜的是尚未找到合適的電池技術,現在該套裝的重量是普通版的足足兩倍,因此性能不佳。另一方面,現在的噴氣服仍需要使用者大量的上半身力量投入,但這個問題有望再進幾年的發展中被優化。

 

此外,布朗寧還計劃在各種其他的救援場景中進行救援測試,例如在雪崩期間。雪崩搜救的難點在於,遇難者經常被困在厚厚的積雪下窒息而死。儘管有緊急信標系統,但很難準確地讓救援隊快速挖掘掉積雪。

 

「我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信心,我們可以直接越過遇難者的頂部,甚至在挖掘之前就先使用噴射服的推力吹走大量積雪,」理查德解釋道。「所以我們必須證明這一點,證明我們也能在這方面提供幫助。」

 

雖然現階段這項科技對於植披茂密、地形更陡峭複雜、海拔更高的台灣山區,看似較難發揮作用,不過這項科技無疑以為世界山難救助注入可行的新概念,說不定哪一天也會出現適合台灣山區的「即刻救援」器材!

 

撰文/孫雨晴、王一訢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圖片來源/Gravity Industries、GNAAS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