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20-01-10

把地球丟到垃圾桶:看不見的食物浪費

201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所訂的「世界糧食日」主題是「健康飲食實現 #零飢餓」(Healthy Diets fora #ZeroHunger World)。糧食安全問題從過去「要餵飽所有人」,到近來重視糧食損失與食物浪費(Food Loss and Waste,FLW)對環境的影響

不只餵飽所有人,糧食與生態的競爭

歷經50年的農業綠色革命,大面積、單一種植方式破壞土壤、水資源、空氣、及生態多樣性,但飢荒問題並未解決。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年「糧食與農業現狀:推動減少糧損與食物不浪費」(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Moving Forward on Food Loss and Waste Reduction) 報告指出,全球有8億2千萬人處於飢餓,大約每9個人即有1人無法取得足夠糧食,但諷刺的是,每年浪費掉的食物高達1/3,14%在採收後甚至尚未送到通路即已遭丟棄。

 

人類為生產食物產生的碳排占總量6~10%,亦即每人每年產生大約500公斤的碳排量來自食物的消耗。食物浪費不僅攸關糧食安全,浪費珍貴的土地、水資源、肥料、與人力投入,更加劇環境不必要的負擔。有鑑於此,2015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訂下2030年在通路端與消費端每人每年平均減少食物浪費50%的目標。

從產地到餐桌不同階段的食物浪費

食物從產地到餐桌每個環節都存在浪費:在生產階段稱作「糧食損失」(food loss),包括種植、採收後、加工、配送階段,在製成成品前食物數量、品質及價值的減損;「食物浪費」(food waste)則是指銷售端或消費者在食物仍可食用前的丟棄。

 

食物浪費在不同生產階段、區域及不同作物皆有程度差異,開發中國家主要是糧食損失,先進國家則多為食物浪費。不同區域在不同生產階段食物浪費的原因亦截然不同(如下圖表所示)。根據前段提到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年報告資料,美國平均每人每年浪費370美元的食物,約占可支配收入的1%。英國每年浪費大約1千萬公噸,家戶占710萬公噸。消費者食物浪費多半是因買太多、煮太多,或是被標示誤導(最佳賞味期與有效期限的混淆)。

 

在台灣,生產端的損耗多受天候、產銷失調、保存設備等因素影響;在通路,產品規格限制、效期標示及政府規定效期剩1/3以內者不得上架,讓不少可用食物提早成為廚餘。消費者與其他西方先進國家類似,因生活型態轉變,採買次數減少,或因促銷多買而浪費。

追求永續消費與生產,面對減少浪費減碳的兩難

世界糧食問題錯綜複雜,落後國家仍有飢荒,先進國家浪費的食物並無法救贖世界飢荒問題,食物浪費帶來環境惡果卻是所有人必須共同面對。歐盟從2015年啟動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挪威政府與國內食品大廠簽署減少食物浪費合約,法國政府更規定禁止超市丟棄未販售食物,必須將賣不掉的食物捐贈慈善機構或食物銀行。

 

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響應世界糧食日,2019年10月初,社團法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共同舉辦「保種.糧食.永續」論壇。

 

台大農業經濟系張宏浩談到國際有關減少食物浪費的案例:「台灣未來可嘗試朝兩方面雙管齊下,以有效減少糧損:在消費者方面,可朝改變消費行為模式努力;而在生產和管理面上,可積極推動冷鏈系統、循環經濟或改善食品標示等方向努力。」

 

關懷土地、責任消費是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成立的宗旨,合作社實行計畫性消費、契作冷凍蔬菜、全食物利用,並將過剩農作、格外品轉加工,建立社內的食物循環經濟,珍惜生產者每一分產出。

 

食物包裝方式與食物損耗高度相關,糧農組織報告引用一份瑞典研究發現,1/4的食物浪費與包裝有關,當店家只提供大包裝,消費者被迫多買,往往會變成浪費。另一項WRAP研究發現,1/3受訪者不滿意包裝份量,許多消費者不介意多花些錢購買小包裝;另外商場促銷也鼓勵消費者多買,結果造成更多浪費。在英國,消費者食材花費有近1/3是購買特價品。合作社多年實踐惜食愛物、循環再利用,早期蔬果為祼裝,為減少大量損耗,改為加包裝、冷藏配送,幾經調整,部分較不易受損瓜果類改以網袋包裝。

 

減少浪費與減碳存在微妙關係,雖然前者目的為減碳以及減少不必要的消耗,但要做到更細緻的食物不浪費,涉及冷藏設備更新、包材、包裝份量設計……等,這些措施卻又可能與減碳目標衝突。減少浪費與減碳的兩難如何取得平衡,考驗合作社智慧。

 

表2(上):不同階段的糧食損失/食物浪費(FLW)- 以原因分。 表3(下):不同階段的糧食損失/食物浪費(FLW)- 構成因素。

 
 

※本文轉載自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原刊登於《綠主張》,2019年12月,191期

 

參考資料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Global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 Extent, Causes and Prevention, 2011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Moving Forward on Food Lossand Waste Reduction, 2019.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EIA-CI-LOGO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