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專訪】呂忠翰、林乙華/登山教育Q&A

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要如何培養擁有探索精神、富有創造力、不怕冒險的下一代?曾不畏風險多次挑戰巨峰的登山「玩家」阿果與乙華,將珍貴的經驗值帶回台灣,告訴那些心懷著山的人:「你們也可以!」

完整專訪影片連結

 

山人的樣貌

 

若問到台灣高海拔攀登實力最強的登山者是誰,應該沒人會否認是呂忠翰(綽號阿果、果果、果神)。世界上有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山,阿果已經完登其中6座,而且都是以無氧攀登的方式進行,放到全世界的角度來看,也無疑是頂級的登山高手。除了自己爬山,也在實驗學校教授戶外教育課程。

 

一位頂級登山者長什麼樣子?以阿果為代表再適合不過,黝黑的膚色、強壯結實的肌肉線條、微卷的頭髮、招牌的笑容,還有那彷彿「阿果一開口,便知有沒有」的宏亮嗓音,沒什麼形容詞能比「爽朗」更適合形容了。

 

訪談中的阿果。圖/一路報導

 

若問到最早開拓海外巨峰遠征的台灣女性,就不可能少提到林乙華,在種種條件仍被高度限制的時期,就與朋友出國攀登北美最高峰、南美最高峰等當時鮮少國人有攀登經驗的山峰,回台灣則最喜歡在雪季登高山。乙華長期投注大量時間、精力在各年齡層的登山教育上。

 

對比阿果豪放的果式嗓音與笑容,乙華則更多了一份謹慎與內斂,但談話間絲毫不減對登山的專業自信與觀點。長期從事戶外運動、農務生活讓乙華保持精實的體態,也讓自己隨時準備好下一次海外攀登。

 

訪談中的乙華。圖/一路報導

 

Q:你們爬過哪些山?

阿果:

今年去了兩座8000米,Annapurna和Dhaulagiri(撤退),過去也爬了難度很高的Nanga Parbat和K2(撤退)等等……,目標當然是完登世界14座8000高山啦,現在已經快一半了。35~45歲算是最適合高海拔攀登的年齡段,不管在體力、技術、心裡上都有足夠強度,以我今年(38歲)已經完登六座,是非常難得的,接下來當然就是繼續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目標啦!

 

乙華:

從最早以前跟吳錦雄老師(台灣首登聖母峰者)去新疆爬博格達開始,後來又去了Denali(北美最高峰)、Aconcagua(南美最高峰)等等……,其實我一直也沒有放棄7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只是評估自己的狀況後覺得各方面綜合起來還沒辦法應付,所以還沒有像阿果一樣去到海拔8000公尺的高山。

 

Q:冒險是什麼?撤退是為何?

阿果:

我覺得冒險,就是對於環境的自由想像,需要具備能力與判斷力去執行。去K2那次,我們只差登頂一點點,但因為有雪崩的風險在前,我們沒有賭上性命去追求一個可能的榮譽,選擇了撤退,不過因為有了這次經驗,下一次去K2應該會更順利!

 

乙華:

冒險嘛,我覺得那是一股來自心靈深處的神秘力量,督促著我去做一點什麼。 至於撤退,也曾經計畫要攀登K2,但是當時由於體認自己的狀態還沒達到能夠去攀登的能力,所以我的 8000 米就還未決定出發。現在不是一位巨峰攀登挑戰者,但是積極於登山教育的推動。

 

Q:從登山玩家變登山教育者

阿果:

我任職的學校是一所蓋在山裡的實驗中學,以前我也是讀那所學校畢業,學校理念上本來就是希望學生能學的不只是一般體制教育的東西,自然、探索也很重要,我剛好有在從事戶外探險、海外攀登,校方基本上也是100%支持我的規劃。當然,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有可能回不來的事,所以我也培養學生、請好朋友幫忙代課,在我出國探險的時候無後顧之憂,所以我可以很放心去挑戰自己的目標。

 

乙華:

我以前就算是比較聽話、照著固定節奏向前進的學生,大學接觸了專業登山,在自己完成了幾座高山以後,覺得登山其實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從怎麼呼吸、怎麼認識地形與植物、3000米登山、到5000米登山,我也喜歡這樣帶人認識戶外、探索自我。各個年齡層對山的概念都不一樣,對國小生來說,可能合歡山就算是遠征了,我主要就會教他們透過在山裡玩來學習;帶成年人登山時,可能就更多會傳授專業知識、技術、概念的東西。

 

帶學生上山的乙華。圖/林乙華

 

Q:學生眼中,你們的樣子?

阿果:

我覺得我就是一個玩家而已,國外很多戶外大神甚至都還有其它職業,登山只是一個有專業度的興趣而已,說我是一位登山家、教育家太嚴肅了啦,好像會給自己很多身份的限制與壓力,我就是把我會的東西交給學生、跟他們一起玩。

 

乙華:

很有趣的,有點像一種身教吧,走進教室時,年紀還不大的學生們會從上到下打量我一番,從我穿的衣服、黝黑的皮膚、腳上穿的鞋子,對我現在怎麼過生活感到好奇然後發問,我再一一跟他們解釋為什麼。

 

在雪峰上跳躍的阿果。圖/呂忠翰

 

Q:你們的登山啟蒙老師?

阿果:

教我認識山、認識戶外的老師有太多了欸,有點難說是誰。小時候舅舅帶我在田裡和丘陵間玩耍,原住民老師帶我在溪裡跳水亂玩也認識他們的文化,後來跟歐陽老師學比較技術性的登山知識,還有山本身,他們都是我的老師。

 

乙華:

我是大學時期加入學校登山社時,那時候剛好很幸運,台灣第一位登聖母峰的吳錦雄老師在山社擔任社師,老師想帶我們認識雪地攀登,覺得在台灣有侷限,索性跟學校申請計畫,帶我們到新疆看什麼是雪,記得大本營放眼望去是一片高山雪蓮……。當時是男生還沒當完兵出國還很麻煩、限制還很多的時代,可以這樣出去很難得,讓我知道原來可以透過登山認識世界。

 

Q:登山挑戰/登山教育/生活平衡?

阿果:

我現在大概是6成心力放在國外巨峰探索挑戰、4成在登山教育吧(有點心虛的笑),這兩者幾乎就代表我的生活,好像分不開了,等等也還要跟朋友見面,去岩館攀個岩,這應該算是生活的一部份吧,哈哈!當然,在我還年輕有能力的情況下,我希望完成攀登挑戰後,能回台灣建立屬於我們過去沒有的「探險文化」,用比較正向的態度來看探險這件事!

 

乙華:

我現在時間大概分成三個比重:戶外教育、登山、農耕。其中後兩項很有趣,我覺得兩個都是在用手腳實際認識土地的方式,只是一個是穿著鞋踏著腳步、一個是蹲低用手來鏟土。另外,我覺得把在山上那種資源有限、節省的方式用在平日生活中,是每個登完山的人都可以嘗試看看的,對自己、環境都很好。

 

別怕!要去了解

 

最後,想起阿果說的:「很多人都會希望小孩能去登山,去冒險,但是對自己的小孩會說,先麥啦(台語:先不要)。」還有乙華說的:「有時候家長會塞一堆不適合的衣服給要去登山的學生,因為他們不了解,然後登完山反而會由小孩反過來教他們的父母登山的知識。」

 

探索、冒險的精神是需要長期培養的,就像阿果與乙華在山中想教給學生的,用單純的心了解自己,要實際去操作,培養興趣與足夠的能力,然後依自己可及在最小的風險下做一件有風險的事。

 

更多精彩、更完整關於一路報導與阿果、乙華的對談內容,在訪談影片中 ↓ (9月7日上線)

 

撰文/王一訢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