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19-06-25

《哥倫布大交換》:歐洲作物移居美洲的農藝史

西印度群島以及潮熱的低地一帶,西班牙人若要麵包就只有兩項選擇,不是進口他想吃的小麥,就是改用在地的樹薯粉—「做成一種寬而薄的糕餅,幾乎有點像是摩爾人的鏢靶或小圓盾。」巴西濱海不宜種植小麥,樹薯或又常稱木薯很快成為當地主食。巴西歷史學家普拉多便稱此物在巴西為「必備之物」。

新世界當地的主食—樹薯。圖片來源/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CC BY-NC 2.0)

玉米在潮濕低地亦有其重要性,可是遠不及較高、較乾、較冷的大陸地帶。在小麥麵包與玉米麵包之間,西班牙人一向偏好前者,可是不總是能夠取得,也不一定負擔得起,因此比較中下階層的西班牙移民,通常就只有選擇後者。

這些來自歐洲伊比利島的新住民,食用各式各樣的美洲食物—南瓜、豆子、馬鈴薯,不一而足—但是重要性都不及樹薯與玉米。移住美洲的歐洲人,與他們留在老家的同胞一般,對馬鈴薯作為主食的接受度進展很慢。即使在白馬鈴薯的原產地安地斯山高地,歐洲人最多也將之視為半食品,雖然頗有人樂意靠種馬鈴薯發財,作為波多錫印地安礦工的伙食。

歐洲人也將這些印地安作物與種籽,傳布到哥倫布來到之前原本並無此物的美洲其他地方,因此也提高了這類植物在美洲本地日益大量生存的能力。白馬鈴薯即為一例,17世紀之前原本不存於北美,直到1718年才被愛爾蘭的蘇格蘭裔帶到新英格蘭區。歐洲人顯然也藉由大規模栽植菸草、可可、辣椒、美洲棉花等作物,不但自己大發其財,同時一手塑造了新世界全地的風貌與歷史。

而且他們還切收採集癒創木、黃樟以及其他美洲本土植物,越過大西洋輸往歐洲。但是儘管歐洲人充分利用了美洲植物,此事的重要性卻遠不及他們自東半球老家輸入的各式動植物食物來源。歐洲人動作很快,立刻盡可能地將新世界改頭換面,打造成舊世界的模樣。這樁改造工程如此成功,他們手下所完成的美洲新貌,或許可謂自更新世以來此地最鉅大的生物革命。

這些在美洲開拓新天地的歐洲先民,後人往往只紀念他們的勇氣與毅力,卻鮮少是因他們的「綠拇指」而流芳。但他們可的的確確真是批農業大家!(雖然西班牙老兄對農業的熱情比較有限)他們遍播種籽,從冰天雪地的北方撒到冰天雪地的南方。至於到底是哪個人將哪種植物帶到哪個地方,就很難正確解答了。16世紀下半時期那位耶穌會教士阿科斯塔就曾問過,是誰種下我步行、騎馬走過的「那一整大片橘樹林啊?」答覆是「有橘子掉在地上,爛了,籽蹦出來,隨流水帶向四方,有些就在這裡長成這麼茂密一片了……」

所有可以確定的第一批抵達美洲的日期,都少不了艾斯班紐拉島(即西班牙島之意,今海地、多明尼加二國所在之島嶼),似乎所有人事物,都在這個進入美洲的通關口首先發生。就讓我們從此地出發,探視移民如何首度嘗試栽種歐洲作物,然後一路循著它們的散布到大陸。然後再回返艾斯班紐拉,對歐洲禽畜在新大陸的演進史做同樣追蹤。

艾斯班紐拉島,今海地、多明尼加二國所在之島嶼。圖片來源/Google Maps

1493年哥倫布曾留下種籽,供他所建立的殖民開墾區拉納維達得(即基督誕生之意,因在聖誕節那日創立)栽種之用。然而,就算這些種籽當年確曾種下,很可能也從未獲得收成,因為居民全遭阿拉瓦克人殺害,這第一個殖民開墾區也從此失敗廢守。

所以歐洲作物在美洲的一頁農藝史,是在哥倫布二度來航才真正發軔。他重返艾斯班紐拉,帶領著17艘船隻、1200百名人手,還有各式作物種籽、切枝:小麥、鷹嘴豆、蜜瓜、洋蔥、小蘿蔔、沙拉用生菜、葡萄藤蔓、甘蔗,以及各種果核以備開闢果園。初期栽種成果便令人大受鼓舞,起碼這些熱情興奮的移民如此堅稱:「所有種籽一種下去,三天就冒出芽來,等到第25天,就已經可以吃了。果核埋到地裡.七天就發芽。葡萄藤也是不出七天就抽出嫩葉,25天結束,晶碧的葡萄就可以採收了。」顯然西班牙式的願望,影響了西班牙人的視力。

其實每一處美洲殖民地,早期開發期間都會有一段「饑荒時期」,這項「饑荒傳統」便是於1494年在艾斯班紐拉首先揭幕。如果當時歐洲來的種籽真如他們所說,都在破紀錄時間之內,即以成熟作物之姿迫不及待破土彈出,哪可能會發生1494年的饑荒呢。

安地列斯群島作為歐洲農業團在美洲的基地營,表現實在有欠理想。小麥與其他歐洲穀物的栽植都宣告失敗,葡萄藤、橄欖樹也步其後塵:所以這意味著無麵包也無酒、無油可食。沒有這些,那可會把一個西班牙老兄給餓死在這裡的!不過菜園果園裡面—白花椰菜、包心菜、小蘿蔔、生菜,還有歐洲蜜瓜—卻成果豐碩。因此,移民者若能忍受以美洲印地安作物為主食,至少就甜點來說,他總有熟悉的老家水果:如橘子、蜜瓜、石榴、桔柚、無花果等等可吃,這些都在西印度長得極好。

早年的安地列斯群島植物相,還有另一項新加入的重要水果,那就是1516年自非洲西北岸加那利群島引入的香蕉。奧維耶多如此描述這個外來水果,果皮很容易剝,「裡面全是果肉,極似乳牛腿骨的髓。」這些香蕉樹,他於1520年代寫道:「繁殖如此之速,在各處島嶼以及基督徒已經定居開墾的地峽區(加勒比海南方海岸)繁密茂盛,真是奇景一樁。」

對位於美洲熱帶、半熱帶氣候地區的移民屯墾地來說,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就是大量栽植某些特定經濟作物以輸往歐洲。這些大型栽植場,包括糖類、棉花、稻米、靛藍染料各型作物,從北美維吉尼亞的菸草地,到巴西的咖啡田,一度先後遍布美洲。曾為殖民時期新世界帶來最可觀利潤的收益固是礦業,但僱用人手最多者卻仍屬大型栽植場,至終也從中產出最大財源。

這一切,都始於艾斯班紐拉栽植糖類作物。這型大規模經濟作物先前在加那利群島及葡萄牙旗下的大西洋島嶼已極有斬獲。哥倫布本身即曾於1478年自葡屬的大西洋小島馬德拉運糖往熱內亞,他第一任妻子的母親就在馬德拉擁有一片糖產。1493年哥倫布也隨船將甘蔗帶到艾斯班紐拉,結果在美洲地上長得極好,可是作為產業成長卻出奇緩慢,直到查理五世出手干預,下令所有製糖大師傅及作坊技術人員都必須自加那利群島聘來,並批准貸款在艾斯班紐拉建造糖坊。及至1530年代,全島已有43座廠房,蔗糖遂成為這處西班牙安地列斯群島島上兩大經濟特產之一(另一項為牧牛場),直至16世紀下半時期方才開始衰落。

《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作者/克羅斯比 譯者/鄭明萱

從我讀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起,歷史對我而言,就再也不大一樣了。──美國名史學家麥克尼

1492年,哥倫布航向美洲,地球上的生命就此改變……

1492年之後美洲的原生植物,馬鈴薯、玉米成為世界人口的日常生活飲食,世界人口快速成長。但自哥倫布後,歐洲帶到美洲大陸的天花等疾病,使無法抵抗的美洲住民人口急速銳減。而來自歐洲的物種在生態競爭下也造成許多美洲物種滅絕。

在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之前,冰河期的結束將美洲大陸與世界上其他陸地完全阻隔開來,獨立發展形成各自不同的生態系。1492年以降的大交換打破了這層隔絕,各式物種交互移動,永遠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走向,更對兩邊的自然生態造成不可抹滅的影響。

1972年,《哥倫布大交換》第一版於美國出版,「哥倫布大交換」一詞成為生態史研究中的專業術語。這本40年前由克羅斯比的書,開啟了生態史這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成為回顧近代人類發展歷程時的全新角度。這啟發《槍炮、病菌與鋼鐵》。就如同作者克羅斯比所言:「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從此徹底並永遠地改變了。」在今日我們重新思索人與自然的關係之際,更值得我們重新回顧這本40年前的經典之作。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EIA-CI-LOGO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
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