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20-04-07

從沉睡中甦醒的泰雅根源-「瑞岩部落」

在南投縣的仁愛鄉,有一隅秘境,由於雲海的流動而若隱若現,充滿神秘色彩被相傳為「天空之城」,它正是—瑞岩部落。關於瑞岩部落的故事,它並沒有隨著921大地震的遷移,而黯淡過往族人生活的痕跡,反而因為「鹿鳴山谷」的初衷回歸,舊瑞岩部落至今仍致力於留下生動的樣貌,讓更多台灣人發現並認識這美麗的地方。

瑞岩文化脈絡

瑞岩部落位於南投仁愛鄉發祥村,而由於本村是泰雅族發源地,故稱「發祥」。是一處居於深山且交通極度不便的部落,並且與清境農場只有一山之隔。瑞岩部落因為921地震的關係,位於河階地上的舊部落可能因不斷受溪流沖刷而繼續崩塌,因此被迫必須遷村至現在的新部落,然而在遷村推動過程中困難重重,包括當地居民遷村意願不一、無力借貸及交通不便各項工程招標困難等問題,因此歷經12年之久,瑞岩部落終於完成遷村工程,當時部落居民107戶於2011年12月25日正式遷入全新完工的新家,因此它有新舊部落之分。

 

新部落與舊部落,隔著河流兩岸遙望。

 

前方望去是排列整齊紅色屋頂的新部落。

 

瑞岩裂石傳說

關於泰雅族的發源地Pinsbkan(裂開之意)的聖石,有一段傳奇的故事。據傳: 在太古時代,Pinsbkan的聖石某天裂開了,從裡面走出兩男一女來,此時三個人所看見的景色,是純粹的森林與獸類而已,因此其中一個男人說他討厭住在這樣的土地,便退縮回裂縫處;而另一對男女則認為來到這個世界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所以選擇留在這片土地生活,這兩位就是賽考列克族的祖先;從此,泰雅族一代傳一代,而瑞岩部落也就是傳說中最先繁衍的泰雅族部落,後來族人人口逐漸增多,頭目就在Sebayan(分開之意)台地的石頭上,宣布開始泰雅賽考列克族的大遷移,這些遷移分離出去的部落,都知道他們是來自Pinsbkan這個地方。

 

那巨岩裂縫的始祖創生的代代流傳,象徵著族群生命的延續與對祖靈的認同,那數千年的族群繁衍與擴散的歷史,已烙印在廣大的群山與土地上,那二百年的部落數度遷徙與生存記憶,正是今日泰雅部落文化傳承與再生的原動力量。

 

從遠方眺望舊落之所在地,若是有雲霧包圍之下肯定會像極了動畫裡天空之城。圖片來源/lsg2006 (憨直)的隨意窩

 

重生的契機

在所有人遷村至新部落後,原本的瑞岩部落漸進荒蕪,如同蕭條的空城;此時,有幾位泰雅族青壯年重拾過往在此駐留的回憶,他們是「紅藜、小米-鹿鳴山穀」的創始人,決心回到舊瑞岩部落,發掘了家鄉原生的力量與智慧,在資源與經濟皆有限的情況下,將原本進入冬眠的磚瓦,一一細心修復重整,外表保留原有的風情樣貌,室內的架構與設計則重新裝潢;如今,他們每年都會徵收打工換宿小幫手至此,為泰雅族的傳說仍舊活絡不熄、為舊瑞岩部落的故事相承流轉。

 

部落中心點的餐廳,則是工業風的挑高木屋,留下部落原有的外觀,將室內重新裝修粉刷。

 

重建時,運用日式房屋原有的檜木、樟木與香杉梁柱,也保留了1970年代翻修時用的老磁磚,再加上獨特新式的簡約鄉村風裝潢;將部落原有的回憶層層包覆,繼續述說著曾經的光彩,而內部新的建設與裝潢,則代表著瑞岩部落故事的歷久彌新,族人們要一起再創造更多美好。

 

例如廣場前那棟外表看似簡陋的家屋,其實室內是覆滿溫度的木質空間;因為原先主人家的女兒是部落公認的大美女,所以取名為「美杜努」,泰雅語意思是美好、美麗的人事物。

 

前方為瑞岩部落原始的木房。

 

而在要正式進入到舊瑞岩落之前,必會經過一條短短的道路,當地人都稱那條街道為「瑞岩西門町」,是昔日瑞岩部落尚未遷村時,每逢夜晚時刻部落居民最喜愛拜訪的街道,總能看見各種吃喝玩樂的攤位林立兩排,也是瑞岩居民的共同埋藏回憶之一。

 

過往舊瑞岩部落最熱鬧的一條道路,號稱「瑞岩西門町」。

 

「瑞岩西門町」,如今只留下了空蕩蕩的老舊建築物。

 

打工換宿,與山交換故事

筆者與瑞岩的相遇,要從2018年的八月末訴說起。

 

關於打工換宿的熱潮,在台灣已盛行了幾來年,而大多數的小幫手在選擇打工換宿的地點時,多半會以外島或是靠海地帶為優先選擇,且工作內容也多是以房務為主。

 

然而筆者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路線,前往南投仁愛鄉的某個群山的角落,一個被譽為天空之城的舊瑞岩部落所吸引,選擇了多以「務農」(採收蘆筍、修剪老舊的蘆筍葉及除草、挖土石建立地基、削樹皮)為工作事項來換取食宿,雖然時常頂著豔陽及疲憊的身軀執行任務,但靈魂卻被深深地感動著。

 

群山環繞的瑞岩部落,隔離都市裡的堵塞交通與人聲鼎沸。

 

一來到瑞岩部落,「紅藜、小米-鹿鳴山穀」的創始人-瓦力司(Walis)便開始熱情地與我們分享關於瑞岩部落的文化及歷史,為什麼這裡會叫「發祥」?泰雅族的長老們都知道自己的部落從此地發源;而當初長老登高一呼、帶領眾人出走四地的那塊巨石,現在成了族人的精神象徵,遂曰「瑞岩」;並說明泰雅語的問候語-「你好嗎?」Lokah su’ ga?,其實是「有精神嗎?」、「加油了嗎?」的意思,便可看出泰雅族人在嚴山峻嶺中生存的硬頸精神。

 

日常工作地點:蘆筍田(需要從舊部落開車大約十分鐘的路程)。

 

在瑞岩部落所擁有的土地裡,那些耕種的作物從不添加任何化學肥料培育,讓生命往下紮根,種出的便是其他地方沒有的風土自然滋味,與自然共存,熟知自然的恩惠與殘酷,明白要透過汗水滴在土裡,才能滋長出甘甜的作物,所以他們重視努力的重要,不貪婪自傲,資源才可生生不息。

 

每一束蘆筍都需要飽足吸收陽光的養分。

 

相信大家絕大多數都喝過「津津蘆筍汁」,但可能卻從未親眼見過蘆筍真面目的田園,不知道蘆筍的樣貌以及它是如何生長的;直到第一次光顧身置群山中的蘆筍田,第一次當蘆筍農,才懂得蘆筍原來是那麼的得來不易,需細心栽培,每天的例行公事就是要幫它拔除老葉和雜草,唯有這樣勤勞,才能讓蘆筍吸取到陽光充足的養分,也是真正體驗過務農的工作,才能真正體會到務農的勞累與辛苦,需要頂著豔陽在高溫下重覆著某一個動作,甚至是雨後覆滿露水及積水的田園,都是會令人軀殼感到不適的;而為了修剪一整排的蘆筍葉以及採集新鮮的蘆筍,必須一直反反覆覆地起立蹲下,是個挺令人感到疲憊的工作。

 

偶爾會幫忙「試吃」一下現採新鮮多汁的蘆筍。

 

雖然腿很酸、還會汗流浹背,但小幫手們仍舊很喜歡在蘆筍田工作的時光,「苦中作樂」是我們小幫手們最會做的事了,我們把剪去的蘆筍老葉推疊而成,為自己做一張單人彈簧床,想小憩一會時候,就躺在特製蘆筍葉床(堆積成山丘的舊蘆筍葉)上,將面向天空的臉頰蓋上斗笠,閉上雙眼,感受著徐徐微風的輕撫,接著就悄悄地進入夢鄉。

 

還有,播放著隨機循環的音樂,偶爾來了一首富滿兒時回憶的前奏,小幫手們就會開始異口同聲地哼著旋律、唱出歌詞,甚至有些較澎拜激昂的歌曲,我們也會盡情地站在蘆筍田中央,進行舞蹈交流大會。

 

品嘗新鮮的野生蜂蜜。(甜而不膩,非常好吃!)

 

認真挖地基的小幫手們。

 

待在瑞岩部落的那些日子,每天都期待著任務結束後的午晚餐以及夜晚的部落巡禮,夕陽西下過後,及是我們心靈交流和放鬆狂歡的時刻,偶爾爬到廢舊的屋頂上瞭望豐饒的星辰,偶爾闖入民宿後方的空地方圓一百公尺距離的景觀台凝視對岸部落的燈火闌珊與夜空裡的繁星點點,偶爾待在室內裡小酌,興致來了便歌舞齊奏,彷彿我們與世隔絕,遠離了原有現實生活中的喧囂,是多麼清幽且多麼簡單而知足快樂的一段時光。

 

相信舊瑞岩部落的靈魂與記憶會歷久彌新。

 

下次有機會,除了可以利用空檔來造訪鹿鳴山谷,當換宿小幫手、體驗泰雅族的文化特色以外,大家不妨可以訪客身分拜訪一下舊瑞岩部落,給平常繁重的生活,一個喘息放鬆的機會,而神秘的瑞岩部落,會一直在這裡等著各位,用真心來認識泰雅文化的發源地,用真意與瑞岩換取一段靈魂的饗宴;只要你我繼續口耳相傳這遙遠的美麗國度,它就不會消失。

 

關於交通

由於是深山部落,所以沒有任何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可以抵達的,從到了南投霧社這裡開始,建議以高底盤四輪傳動車前往為佳,才能順利開過雨一來就可能坍方的崎嶇道路-投89縣,這是一條號稱全台灣最艱險的鄉道,途中可能會有許多滾動的小石子,多半是相當顛簸極需專注力及技術的路程。

 

從二高的中投公路交流道下來>127線匝道南投>中投快速公路>芬草路>博愛路>東山路>中正路>中潭公路>中正路>信義路>中正路>橫貫公路支線>中正路>仁和路>台14縣道>力行產業道路(投89縣)的18K處左轉>瑞岩部落
 

 

參考資料:

原住民文獻網站-為瑞岩部落留下歷史記憶――泰雅起源聖地與瑞岩部落的遷移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第三章當代Pinsbkan神話起源地爭議

撰文/李雲霓
攝影/李雲霓
責任編輯/OT編輯部
*本著作權屬一路報導,侵害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