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山野遨遊輕量化

你聽過「輕量化」這個名詞嗎?它是自由自在遨遊山林的祕技,也是在山野活動中避免運動傷害的方法,一向在戶外界中靠著因緣際會的私人傳授,彷彿武林中的武功祕笈,許多人往往不知從何下手……

=黃福森 
攝影
=莫名

多少人曾經很自豪自己帶有齊全的登山裝備,來應付山野生活的各種可能遭遇的狀況,練就了一身好功夫,背上三十公斤的背包爬陡坡,臉不紅、氣不喘,行程也絕不落人後,像是山裡來去自如的英雄好漢。然而,隨著年歲漸長,或因負重導致的膝傷;或因其他因素紛紛退出山林……

幕然回首,遙想當初負重健行的時光,彷彿只有休息或到達營地的那一刻,才能充分享受行程中的樂趣;我常常在想,真的有必要背得這麼沉重嗎?有一天,當我們日漸衰老,不再能承受如此負重時,除了請挑夫幫忙背負之外,還能自由自在地從事山中長天數的活動嗎?

「一包米、一把鹽、加上火種與山刀,縱橫山林數日遊。」,昔日山中所遇到老獵人的影像在我腦海裡浮現,「輕量化」的種子也開始在心中萌芽。「輕量化」是走的更好、更長、更健康的一把鑰匙,這一篇,我們將戶外裝備輕量化的原理、步驟、方法,做了一個最完整的整理及介紹,期望能將這個山野圈子裡的不傳之秘,完完整整的告訴你。

輕量化的緣起

目前全世界在登山裝備的攜帶上(積雪期登山不在討論之列),共有三種的基本理論與觀念,第一種是傳統的觀念,就是帶齊一切可使您野營生活更舒適的裝備,而重量的考量放在其次,如此基本的裝備(包含背包),大約為15公斤的重量,加上七天的糧食及行動中的飲用水,一般會達到22-26公斤的重量。

第二種觀念,則是在所攜帶的裝備上,盡量採用高科技先進的產品,來減輕其裝備本身的重量,基本重量約為10公斤,七日縱走背包總重量則維持到20公斤以下。第三種裝備攜帶的觀念,則是美國一些熱衷於野外長程健行的戶外活動愛好者,所研發出來的觀念。他們依靠野地生活的豐富經驗,將一切裝備糧食儘可能的精簡化,以增加行動的速度,並充分享受健行之樂,這一類的觀念以Ray Jardine(他本人的基本裝備重量僅有5公斤以下)倡導最力。

目前由於高科技的不斷創新研發,戶外裝備市場已朝向輕薄短小的趨勢發展;而在山野生活方式上,大家愈來愈注意沿途風光的享受,而不是放下重裝背包那一刻的解脫感、或是登頂目標的完成;再加上「生活簡單就是一種享受」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所以,山野遨遊輕量化的理念,也在這樣的環境下漸漸發展成形。

透過輕量化的技巧,登山的人可以在山中活動的更久、行動也可以更快速;喜歡溪釣的人,可以更深入荒山野溪間,享受釣魚的樂趣;戶外攝影的愛好者,也可以利用輕量化所省下的重量、來攜帶他們所愛好的攝影器材。戶外動植物的研究人員,更可以透過輕量化來增進他們在野外的活動力及機動性,許許多多喜歡單獨走向野外的人,也可以透過輕量化來保留他們的體力,並充分地享受山林野趣。

輕量化的好處

山野活動輕量化,具備如下的許多優點:

  1. 減少負重時額外體力的消耗,保持充沛的體力以應付山野中各種意外突發狀況的處理。
  2. 增加行動的便利性,加速行進的速度來縮短活動天數,提早達成目標,以配合上班族假期短的問題。
  3. 行程中有充分的精力來享受健行途中的景色,不再只是將背上沉重的包袱背負到目的地。
  4. 簡化山徑上的生活,生活簡單就是一種享受,將山野生活回歸到單純的享受自然。
  5. 減少過度負重對身體骨骼及肌肉造成的壓力,減低運動傷害發生的可能。
  6. 鼓勵山林野地技巧的發揮,而不是完全依賴登山裝備;提升山林中腦力激盪的靈活性及趣味性,而不僅僅是單純的裝備使用。
  7. 增加山徑上健行活動的靈活度,減少意外發生的機率;背的輕自然身體較為靈巧,反應也較快。
  8. 減少負重造成的肩部肌肉酸痛,增加活動中身心的愉快程度。
  9. 將減少的重量,來提供其他專業人士背負專業器材的可能,如攝影或戶外調查。
  10. 提供父母攜帶幼齡子女同遊山林的機會。

適度合理的輕量化,並不是不帶齊全的裝備,而是重新合理審慎的思考各項裝備的應用,所以,不但不會造成對戶外安全的影響,反而能減少意外的發生。

在此也提醒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們,不要自恃身強力壯而背負過重,因為它可能隱含危機;每一分無謂的重量,都將在您的背上伴隨您走過全段路程,輕量化的登山裝備,代表的是在安全的考量下,與大自然合一的充分腦力激盪

輕量化的三個基本觀念

在開始討論輕量化的時刻,請大家要特別注意,輕量化這項法門並沒有單一固定的方法,對於具備不同的山野經驗的人,或是從事不同山野活動的方式,會有不同的適用裝備,所以,在輕量化裝備的選擇上,並沒有絕對的標準,或是一份適合所有人的裝備清單。

「輕量化」這門學問,沒有標準答案,有的只是不斷的學習、思考、嘗試,然後做成結論並貫策實行;這裡也不會有成績單與獎狀,成功的輕量化只會讓你玩的更輕鬆自在,更能體會與大自然合一的感覺,並且在野外中多了一份來自與心中的自信。

這裡先介紹輕量化入門的重要原則,讓大家經由腦力激盪,來找到最合適自已的輕量化裝備清單。

第一個原則:「漸減」的裝備攜帶觀念

當您拿起背包準備整理裝備出門爬山時,會有兩種思考方式浮現在您的腦海裏,一般人最常見的是「漸增」的方式,舉例來說,因為害怕高山溫度的劇烈變化, 所以在夏季用了冬季厚重的羽絨睡袋,又害怕當睡袋潮濕時,造成保暖功用的喪失,所以特別另外加帶了露宿袋。穿著方面,因為害怕衣服弄濕的時候,沒乾衣物可換,多帶了許多備用的衣物;也因為擔心一般的登山帳容易漏水,所以選擇了更重的雪地帳。等到要背負上述過重與過多的裝備,必須選擇一只大容量且背負系統較完善的的大背包(當然背包本身也因為布料較厚重耐用,所以也必須更重);背包上肩後,為了配合過重的背負,穿上一雙笨重的登山鞋來平衡上半身的重量,也是避免不了的。

食物方面,為了因應過度負重所消耗的能量,必須準備豐盛的糧食,如此,當然也意味著再增加更多的重量。這種「漸增」的思考模式,形成了大多數人背負過重,背後真實的原因。

「漸增」的相反就是「漸減」的理念,可以常問自己四個最重要的問題,來促進自己對裝備運用的腦力激盪。

一、我是不是真的確實需要這項裝備?

二、同樣的功能下,它是不是最輕的?

三、如果一定要帶這項裝備上山,它是不是還有其他功能?

四、如果不帶這項裝備上山,是不是會有安全上的問題,我是不是有能力因應?

對於你所攜帶的每一項裝備,都能仔細思考過上面這四個問題,那麼,輕量化的觀念就要開始入門了!

輕量化的第二個原則:「一物多功用」的裝備使用觀念

對於具有相同功能的裝備,原則上僅攜帶一樣即可。舉例來說,帶了頭燈,就盡可能不要再帶重複功能的手電筒及營燈,因為如果多帶了營燈,則又會增加燃料的消耗,造成重量的增加,就不合重量減輕的原則。另外,將登山裝備多功能化,對減輕重量也有十分大的助益,我們常見利用登山杖來兼做露宿帳營柱的方法,就是「一物多功用」的最好範例。

輕量化的第三原則:「積少成多」的裝備減重觀念

大家都知道儲蓄的觀念就是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在裝備重量的節省下,這個觀念也同樣適用,在許多攜帶的裝備中,去選擇適合自己、並且是最輕的裝備,每項裝備少一點重量,最後往往能省下可觀的重量。

在單一裝備的選擇上,如果能常常檢視那些是多餘、而且很少用到的配件,經過審慎考慮後將這些配件取下,累積起來,也可以省下不少的重量。

在嘗試減輕裝備重量的路程上,巧妙運用上述輕量化的原則,相信你能很快找出適合你山野活動的答案。

裝備輕量化是不是一定要花很多錢?

裝備輕量化是提供一個重新檢視自己所使用裝備的方法,在經過仔細評估考量後,選取最實用也最輕的裝備,並不是要大家花大把銀子來將裝備升級。反而透過一些巧思,例如去除裝備上多餘少用的配件,也可以達到輕量化的效果;至於有些太重或是不適用的裝備,則建議經由輕量化的評估,去選擇到最經濟實惠產品。其實,並不是所有輕量化的裝備都比一般的裝備貴,像是中大型的登山背包,輕量化的產品因為設計較為簡單,所以往往比較便宜。

抱持漸進及嘗試的態度

在輕量化實踐的過程中,應該抱持著「漸進」及「嘗試」兩大基本態度,來嘗試各項裝備及方法,才不會讓自己因為突然離開熟悉的裝備,而在山野中造成困境。

所謂「漸進」的態度,就是在沒有十足把握時,不要一下子就放棄傳統所慣用的裝備,必須在野外環境中慢慢測試、習慣這些輕量化的裝備。

還有,必須抱持著謹慎、但勇於「嘗試」的態度,所以,下次外出時,不妨同時帶著你的新舊裝備去爬一次山,以適應新裝備為主,萬一有狀況或實在不習慣時,仍然可以熟練地運用舊裝備,這樣才不至於有任何危險發生。經由這些安全狀況下的嚐試,也需剛開始負荷重一些,很快地,當你熟悉了這些輕量化的產品後,也許你會發現,山野活動中另有一片新天地呢!

「食」

1. 爐具:個人及小隊伍在七天以內的行程,可以採用高山瓦斯系列的爐具,目前高山瓦斯爐頭,最輕已達到100公克以下的重量,讓您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且幾乎是零故障,所以也就不用準備備品或維修工具。至於瓦斯罐,雖然有空罐須背下山的重量考量,最好的方式,還是省著點用,避免拿來煮生米等較難煮熟的東西。如果可以吃的更簡單,酒精爐會是更輕的爐具,也可以省下瓦斯罐空罐本身的重量。

2. 餐具:雖然鈦合金的餐具十分昂貴,但卻是值得投資的登山用品。一套鍋具用個十年不成問題,算算還是很值得的,但是記得不要帶太多個鍋具,夠用就好。食物簡單,鍋具就會簡單,重量也會更輕。

3. 擋風版:擋風版可以增加爐具的傳熱效率,並節省燃料的使用,但在輕量化的裝備考量下,要不要攜帶卻是兩難的問題。一般登山者所使用的大多是購自登山用品店的產品,主要是採用1~2mm厚度的不鏽鋼板所製成,擋風板本身大約有350克的重量。其實,仍有許多替代的方法可以嘗試,例如購買使用於家用瓦斯爐周圍的耐熱鋁片擋風版,自行依需要裁減大小使用,如此製作的擋風版不但更輕(小於100公克)、更便宜,還有DIY的樂趣。

4. 食物:國內山友喜歡在山上大吃大喝的習慣,不但意味著須背負較多且較重的食物,而且還需負擔更多所消耗燃料本身的重量,也代表著更多山林垃圾的產出。其實,大家走向戶外的理由,是要享受自然界帶給我們的感動,而不是享受吃喝的物質快感,這是值得去深入思考的課題。其次,小隊伍的炊煮方式,絕對遠比一般大隊伍炊煮的方式,來的更經濟快速且重量輕。輕量化的食物以質輕、料理簡單且營養豐富為原則,主食以採用全榖類為主,如果選用米飯類,應預先製作脫水米以節省燃料。5. 水壺及水袋:若不採用專業的野外水壺,考慮一般的保特瓶是最經濟實惠的方法,水袋則建議採用質輕透明還可承裝熱水的產品為佳,至於熱水瓶因為重量大,除了寒冷的冬季,一般不建議攜帶。

6. 水源:掌握水源、減少背水的狀況,也是輕量化的重要技巧之一。行程中準確估算自己行程中所需的水量,隨時準備缺水時的因應方案,並以紮營後下切取水來避免非必要性的全程背水。請記得水是很重的東西,不要因為過於保守的背水計劃,導致所有的輕量化行動功虧一潰。

 

「衣」

1. 通常在登山健行等山野活動的行程中,是不太有洗衣物的機會,但為了減輕重量也用不著攜帶過多的備用衣物。目前拜高科技之賜,我們已有許多快乾及防水透氣性布料材質的衣物可供選用,具有保溫性、耐髒污、抗撕裂等功能,已不再需要像早期登山者一樣,攜帶許多備用衣物。
即使是冬季,一般的情況下,除了身上穿著一套之外,也通常僅需攜帶另一套排汗衣褲,當作備用衣物,搭配羽毛背心或Polartec200系列、PowerStrech等的中層夾克,又或者是穿著功能性十足的Softsell等,都可以讓登山者減輕重量上的負擔。如果可以,甚至長達一週的行程也可以一套穿到底都不用換。2. 選用防水透氣外套時,不只是Gre-tex系列產品而已,還有很多同性質的產品可以選擇,但要特別注意有些外套是設計供極地氣候冰攀使用,所以材質較厚、重量也較重。其實最適合一般健行用使用的;應該是設計較精簡、材質較薄的產品,通常防風抗雨的功能都不差,而且更為透氣,舒適性較佳,雖然有較不耐磨的顧慮,但也有很多款式會在易磨損部位加強耐磨處理,重量往往差距頗大,而且費用也較便宜。

3. 除了身上的衣著之外,襪子也是影響舒適的關鍵衣著項目,目前無論是合成纖維或是天然羊毛製品都有極佳的舒適性。前者較快乾,而後者透過適當的處理,多日穿著也未必會有臭味,所以不必攜帶太多雙備用。至於棉製品雖然舒適性亦佳,但是受潮後不易乾燥,並不適合戶外活動穿著。通常一雙好的襪子在正常情況下,應該盡量延長穿著的時間,至少三天以上應該不是問題。

 

「住」

1. 宿營用具:輕量化的宿營用具,可以有幾種選擇,簡單的是露宿袋,舒適一點再搭個雨布,如果不熟悉搭設的話,也可以選用商業化的產品,至於還是捨不得帳篷的人,雖然防水透氣的單層帳不見得較輕,但也可以選擇多花點錢買更輕量化的單層帳來節省重量。

2. 睡袋:一般人在選購羽絨睡袋時,總是想著要愈暖愈好,保暖度較佳的羽絨睡袋,填充物及睡袋本身的重量自然也較多。其實,裝備的使用應該注意到因時因地制宜,所以可依照活動區域及氣候差異,來選用合適的睡袋。一般建議可分冬、夏時節,採用不同羽絨填充量的睡袋,冬季選用保暖度較佳也較重的睡袋,而一般山野活動較適宜的春夏秋三季,則可以選用較輕便的睡袋。至於睡袋本身所填充的羽絨,則以高蓬鬆度的羽絨為主,不但具有較高的膨脹能力,收納時體積也較小。如果擔心天氣變化時保暖能力不夠,可以搭配露宿袋或睡袋內襯來增加保暖度。

3. 睡墊:很多人忽略了一般的充氣式睡墊,舒適的背後隱含著更多的重量,如果善加利用自然環境,例如以箭竹、茅草鋪設為床墊,即使是採用錫箔的薄睡墊或地布,往往也可以營造出舒適的睡眠環境。如果一定要享受充氣睡墊的舒適性,建議可以使用3/4長度的半身睡墊來減輕重量,下半身則可利用背包本身墊在下方來保暖。

4. 照明用具:LED燈具有電燈壽命長、耗電量低等優點,是輕量化登山者採用照明用具的主流,目前頭燈(包含三顆AAA電池)最輕已達70公克以下,高亮度的持續照明時間亦可達12小時。再選用一只鑰匙圈式的LED燈,作為帳棚內營燈及備用燈具,即已綽綽有餘;至於耗費燃料且重量重的瓦斯或汽油燈具,若能不帶則應考慮放棄。

 

山野中輕量化的家-簡易帳(Tarp & Shelter)

在登山裝備輕量化的選用中,一般人最難突破的關鍵重量,就是在於登山帳棚的選用,不論是橫著或直著背,抑或是拆成營柱及內外帳分開背,「帳棚」永遠是登山裝備中最難打包的一項,尤其在濕了之後,帳棚所吸收的水分,更會在瞬間使得帳棚本身增加了1.21.5倍左右的重量,使得這項裝備成為登山人士背負上最沉重的負擔,也是大部份的女性登山者永遠無法背負的登山裝備。

在輕量化的圈子中,很多人會採用外帳雨布或簡易帳(Tarp & Shelter)來作為遮風避雨的處所,一頂搭設良好的簡易帳,可以在風雨中有效地遮蔽外在的風雨,並維持適度的空氣流通,來減少反潮的現象,以保持內部人員的乾爽舒適。

很多人以為這些簡易帳並不避風,而且不能有效防止風雨,其實,在一位有豐富經驗的人的使用下,它的功能比許多帳篷還強大,在此我們來說明一下搭設的重點與技巧。

  1. 搭設前須先確認風的來向,主風向(較大的風向)應該用單側帳面去隔絕,以擋風雨;次風向(較小的風向)則可以適當地引入帳內,將溼氣帶走來減少帳內反潮的現象。
  2. 選擇避風的地方來搭設,並且依照風的大小,決定搭設的高度,如果你想要在強風中搭設一頂與人同高的簡易帳,可能就會註定是失敗的命運了。適度的調整高度與開放的位置,是使用簡易帳最可貴的變化性,也是須要經驗累積的地方,不要小看簡易帳,當它調整到很低的高度,雖然人在其中活動不便,但是當很多帳棚都被吹倒時,它可能還依然挺立不搖。
  3. 要善於利用地形地物來綁繫營繩,並不是一定要利用營釘,岩石區、細沙地可以利用營繩綁繫在石塊上來固定;至於森林區域,樹幹就是最好的營柱。
  4. 營繩拉設的角度,往往是初學者所最容易疏忽的地方,也是簡易帳是否能搭設好的成敗關鍵。假設由高空俯視,四個角落的營繩是拉向帳面對角線的方向,而不是與帳縁平行的方向(附簡圖標示),這個道理由力學的角度是很合科學的根據,但是往往為大多數人所忽略。
  5. 在蚊蟲較多的區域,例如湖畔雜草區、蚊蠅較多的森林,必須準備防蟲紗網或其他防蟲設施,也可以在四個角落點上蚊香來驅蟲。

其實熟悉簡易帳的使用後,還可以享受到許多帳篷所沒有的優點,例如,不用再像帳棚一樣擔心水進的去但排不出來,四週的空隙剛好可以將水趕出來;而且因為無地步的設計,可以直接在帳棚內炊煮,不用再擔心火燒帳棚。

下雨時,潮濕的鞋子、背包、衣物直接帶入簡易帳內,再也不用擔心弄髒帳內睡覺的空間(睡覺的地方在帳內另行鋪設地布)。所以,也難怪簡易帳有愈來愈多的愛好者。

「行」

  1. 登山鞋:很多人以為長程高山縱走就一定要穿重型的登山鞋,其實登山鞋分輕便型、中量型及重量型的原因,主要是配合登山行程中所背負的重量來選用,如果在長程縱走中背負的重量可減輕,也就意味著可採用較輕的鞋子。
  2. 背包:國內登山界在背包選用時,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認為選用的背包越大越好,而忽略了背包愈大,因為是設計來背負較大的重量,所以需要較厚的布料及較複雜的背負系統,自然其本身的「空重」也愈重。容量過大的背包,意味著您要因為加大的容量而多負擔更多的重量,這些增加的重量既不能吃也不能用,且必須跟著您走完全程而不會減輕。
    背包其實是輕量化的過程中,最後才需要來檢討的裝備,因為如果你不能妥善的裁減本身所攜帶裝備的重量及內容,那麼空有一個輕量化的背包,裝不下你的所有戶外行頭也是沒有用的。
背包的輕量化

一個大型背包大約可以使用5~10年以上的壽命,不可能為了輕量化而去追逐潮流,選購最新流行的款式,而自己舊有的背包本身重量又太重,要如何來解決呢?想一想,背包上可拆式的頂袋,除了擺放一些方便取得的物品之外,是不是沒有許多其他的功用呢?

不要懷疑,建議你不彷先把頂袋拆掉,其實,目前有些新設計款式的背包,都已經把頂袋排除在基本背包要件之外了,大多數的背包都具有兩道式的主袋的開口束緊袋,簡單易開又可以防止東西掉出去。當你拆掉頂袋後,建議你把相關不用的繫帶也一並剪除,往往可以減輕300~500公克的重量。

在輕量化的過程中,要常常檢討裝備的重量,所以必須製作自己的輕量化裝備表。首先,要去買一個0~3公斤測量範圍的秤,詳細紀錄自己每一項帶上山的裝備內容及重量,經由每次實際使用後的經驗,來建立一套最合適自己的「輕量化裝備表」。偶爾還要再想一想是否有重量較輕、功能相同的裝備可以取代?背包、衣物上是否有一些不實用的配件?不要小看一點一滴多餘的重量,這些重量累積下來,就會成為極大的負荷。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