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環境

熱門文章

2018-06-27

常常有朋友問我:「要怎麼挑一支適合賞鳥的雙筒望遠鏡?」,這個問題越來越不容易回答,原因是望遠鏡的選擇比起十年前多了很多,各種設計與功能滿足了不同的賞鳥需求。

2021-04-19

不顧國際反對,日本13日拍板核廢水排放入海計畫,預計2年後把福島核災後持續產生的含氚核廢水稀釋排入海中。消息一出,鄰近國家紛紛在第一時間表態,中國外交部說日本「極其不負責任」,韓國稱「堅決反對」,我國行政院原能會也公開表達遺憾,行政院則是呼籲日方「宜再三思」。 我國包括綠色和平、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民間團體持強烈反對立場,認為日本此舉等於將鄰近國家的環境生態、海洋漁業,以及人民健康置於輻射污染的威脅中。

2021-04-18

1986年成立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東臨太平洋、西接脊梁山脈、南為木瓜溪流域、北以南湖山稜為屏,構築成獨特而完整的地景,面積92,000公頃,為臺灣面積第二大國家公園。

2021-04-17

去(2020)年台灣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用電量卻創下歷史新高。能源局公布2020年能源統計資料,全國總用電量達2710億度,較前(2019)年成長55億度,漲幅約2.4%。其中,住宅、工業部門各增加約30億度用電,服務業部門則減少約5億度用電。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對此表示,電價必須適度調整,才能增加企業與民眾的節電誘因。

2021-04-16

曾因殖民地遍佈全球被稱作「日不落國」的英國,現在為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將啟動號稱世界最大的海洋監測系統--誘餌式遠端水底攝影系統(Baited Remote Underwater Video Systems, BRUVS)。

2021-04-15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母石虎「平平」於3月2日生下兩公、一母共三隻小石虎,今(12日)已滿42日齡,動物園除了辨認性別、量體重外,也為牠們分別取名,大哥為「貓雄」、二哥是「貓攬」、小妹叫「貓控」,動物園同時也公布石虎三胞胎的滿月萌照,期待牠們能成為推廣里山保育的新「萌」主。

2021-04-13

一場疫情映照出人與環境關係的失衡,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更落實環保了呢?為響應4月22日地球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4月1日公布「疫情下的環保——2021台灣人環保態度大調查」,並與綠色生活品牌綠藤生機、B型企業協會及RE-THINK重新思考教育協會合作推出LINE帳號「綠色生活 21 天-小綠行動中」,廣邀民眾參與,選擇對世界更好的生活方式。

2021-04-11

菲律賓拉古納省的夜晚來臨後,戴著大燈和身穿防護服的研究人員忙著解開纏在網裡的蝙蝠。他們小心翼翼地將蝙蝠放在布袋中,帶回實驗室測量和記錄,並收集蝙蝠的唾液和糞便進行分析,最後再將牠們放回野外。 研究人員稱自己為「病毒獵人」。他們用這樣的方式研究數千隻蝙蝠,盼開發出病毒的模型,藉此避免武漢肺炎(COVID-19)這類大規模流行病再次發生。目前武漢肺炎疫情已經讓近280萬人喪命。

2021-04-10

根據林務局統計資料,過去八年來國有林地共發生316起火災,歷年林火發生的原因,有高達98.1%是人為導致。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今(25日)表示,今(2021)年第一季共發生25場林火,略高於歷年平均,推估有兩大因素:台灣遭逢56年來最大乾旱使地表植被異常乾燥,及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讓更多國人上山活動,增加人為意外火災事件。清明節即將到來,林務局呼籲民眾於淺山、丘陵的墓地時應多加注意,不可亂丟菸蒂或遺留火源,共同來守護山林。

2021-04-08

台灣面臨50年來最嚴重乾旱,在烈日缺水、風砂掩蓋的金門,挑戰更為艱鉅。多年來,當地難以克服海岸造林困境,耗費大量人力、資源種下的樹苗存活率僅約一成。但今年的植樹節,金門林務所對於1月展開的大規模海岸造林工作,具有前所未有的信心。

2021-04-06

近數個月來,外來種綠鬣蜥在屏東一帶的問題廣受大家關注,將類似的議題帶上生態脆弱的高山更是如此,2021年初,一群雪霸志工正努力守護著台灣高海拔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