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20-08-21

向「步道師」致敬 人間活國寶就地取材 構築通往山林的臍帶

古道專家徐如林不久前,帶著布農的年輕人一起走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道。由於老人家年紀大了,無法走全程,為了縫補老青間的斷層,於是帶著青年族人完成這段旅程。

沿途,徐如林解釋他們的祖先如何跨越稜線打仗或遷徙,使得年輕一輩潸然淚下。他們認真記錄一路所見,為未來帶隊伍預做準備。期待那時,他們不再是揹工、或是沒有名字的「工具人」,而是以主人的身分,邀請來客進入祖居地,認識布農族珍貴的歷史文化。在此同時,這些布農青年也想修築傳統的石版屋和步道,他們認為要回到祖居地,就要用祖先手作的方式修路;但是他們太年輕,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他們就到有著非常多頁岩、板岩,位於台灣南部的魯凱、排灣族部落取經;他們問當地的老人家如何採集頁岩、石板怎麼砌才能修築出族人移動的軌跡,以及得以安居久住的房舍。

 

古道修繕工法不僅反映當地的自然特色,也蘊藏各族群適應環境所形成的文化內涵,更象徵著團結的村落精神,是與環境對話後的深刻理解。然而,許多匠師耆老隨著時間日益凋零、佚失;前往八通關越嶺道尋根的布農青年遭遇到的處境,只是其中一例;系統性的發掘與記錄迫在眉睫,也敦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推動「榮譽步道師」,與時間賽跑留下這珍貴寶藏。

 

與環境共好保留傳統工法 指認榮譽步道師

 

第二屆「榮譽步道師」頒獎典禮9日於台北市長官邸舉行,會中表彰屏東霧台阿禮部落的杜忠勇(Ripunu)、新竹北埔外坪社區范光政,以及花蓮吉安初英社區的林先朝三位匠師的成就,他們就地取材,以溪邊的卵石、巨大砂岩或板岩頁岩等,或切或鑿,或疊或砌,修築了一條漫漫長路,或守護家園的圍牆。

 

評審委員一致認同這三位匠師具有地方特色及代表性,其技術與經驗值得傳承,並期許主辦單位能長期將這些匠師的記錄逐漸累積成為資料庫,比對各地的工法特殊性、氣候地理環境造就的區域差異。主辦單位再度邀請法國導演尚若白掌鏡,為這幾位國寶級師傅拍攝紀錄片,希望能夠留下職人珍貴的影像和他們所傳承的寶貴技藝及工具,促使社會重視與傳承。

 

 

第二屆榮譽步道師頒獎典禮,引薦三位傳統工法傳承者給台灣社會,透過對環境的深刻了解,寫下台灣永續的篇章。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

 

 

手作步道工法是否因族群而有不同之處?千里步道副執行長徐銘謙說,決定工法最大的因素是氣候、地形、地質及土壤等條件,以及現地具有的材料;不一樣的石頭,結構固定的方法勢必不同。因此,有可能居住在相同環境的不同族群,在未經溝通的情況下,採取類似的工法。

 

不能再等 加快學習腳步、保存工法紀錄

 

「我們常常不知道,腳下走的步道,蘊藏許多在地智慧,也是我們走向山林、大自然的臍帶。」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說。

 

現場來自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經濟部水利署以及農委會林務局、水保局等單位代表,不約而同地宣示在各項步道、整治工程,納入手做步道就地取材、與環境共生的精神。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指出,工程單位雖能在屏東瑪家設計出砌石溝或石籠工,或設計出濁水溪傳統的工法,卻找不到人做。他意識到這項危機,請同仁趁著這些步道師還能有條有理的說明工序、步驟時,善加記錄保存;同時鼓勵地方創生結合河岸整修,是由當地人決定是否起造,並遵循傳統工法,賦予河川護岸在地情感。

 

交通部觀光局主秘林佩君宣示9月將與千里步道簽署合作備忘錄,全台13處國家風景區都能朝向永續的手作步道發展,並融入遊憩體驗,讓國外旅人一睹台灣手作步道風采及體驗其精神。農委會林務局也於2018年完成首部步道工法設計手冊,彙編了許多步道樣態及100多種工法,希望人們走入山林時,能夠更加體察到步道獨特的文化和環境。現場一群親身參與、雙手實踐築路的「步道師」參與其中。他們從關心步道議題起步,進而接受4個月「步道學」的觀念與實務訓練後,經千里步道協會認可頒贈步道師證書。關心台灣環境議題的民眾,也能循著這個步伐前進,成為實踐與專業知能兼備的行動者。

 

人間活國寶 有待法令凸顯其特殊性

 

榮譽步道師評審委員代表文化大學景觀系主任郭瓊瑩,期許未來所有高山和郊山的步道都應該傳承手作步道的理念,並將步道榮譽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些國寶的榮譽感與傳承能夠更加長遠。不過現行文資法規定,要先有建築或工藝指定為文化資產,做這件事的人才有機會被指定。只是,整條古道指定為文化資產的門檻很高,逐條指定牽涉的層面更為複雜。

 

文化部主秘陳登欽受訪時表示,步道介於人造物和自然環境之間,是非常重要的人類移動與歷史文化的軌跡,世界各國對於具歷史性的移動軌跡之保存,已有相當多先例;民間也很努力建構步道師的知識體系,深具非物質文化資產潛力。但他更珍惜的是民間的倡議,「不僅是技術層次,對待環境的態度更值得讓大眾知道、認同,不僅保存文化多樣性,也守護生物多樣性。」

 

第二屆榮譽步道師簡介

 

榮譽步道師:范光政(新竹北埔外坪。客家)

 

范光政大師從小看著父執輩在新竹北埔郊外的外坪村,打石造橋、修築石階,耳濡目染之下,習得了一身精湛的剖石技藝。判斷石頭截面紋理,計算孔洞間距,細緻地操作打鑿工具、精準的力道掌控。一手鎯頭,一手鑿子,將巨大塊石一分為二,成為步道上的踏面,或疊砌為田埂,或化為渡溪橋樑。

 

榮譽步道師:林先朝(花蓮吉安初英山。閩南)

 

近十年來,林先朝大師戮力協助花蓮縣初英山社區傳承傳統工藝指導、帶領社區工班,並為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開班授課。在他眼中,每顆石頭都有它獨特的姿勢,藉由翻弄擺放成矮牆、田埂與「馬頭」。他以傳統匠師重視細節的嚴謹作工,讓居民一點一滴找回過往傳統農村中,鄰里間溫厚的情感聯繫。

 

榮譽步道師:杜忠勇(屏東霧台阿禮。魯凱)

 

年近八旬的ama Ripunu(杜忠勇長老)是阿禮部落長老、傳統獵人,從小跟著父親在山林間學習耕田、狩獵、採集、疊石等技能,長年累積豐富砌石經驗與優異長跑能力。依循著三百多年來依山而存、就地取材所累積發展的砌石智慧,巧妙善用「公石」、「母石」特性,鑿切疊砌,維繫著部落地景樣貌百年來的靈魂。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一路報導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