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2020-06-12

適度人為干擾可增加生物多樣性? 從九寨溝千年歷史找答案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這裡地處四川西北部人煙稀少的山區,但每年卻能吸引超過500萬遊客。數千年來,保護區所在的地區一直是農牧民的家園,但是為了保護這裡的生物多樣性和風貌,園區裡明令禁止居民進行耕種、放牧和砍伐樹木。那麼,這麼做對嗎?地質學家、生態學家、考古學家和社會人類學家的最新研究給出了另外一個結論:人類的長期居住可以保護和增加生物多樣性,而停止人類的生存活動則有可能減少生物多樣性。

花費約310人民幣(約1300台幣)買張雙日票,您就可以坐上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綠色」巴士,或者漫步於整潔而堅固的木棧道上,欣賞層層疊疊的山巒、清澈見底的湖泊、水草豐美的濕地以及壯闊的石灰華瀑布。這些景緻在金黃的秋色映襯下,顯得格外誘人。而對於那些不畏寒冷的人來說,也可以在冬季瀑布半結冰之時來欣賞另一番美景。途中您可以在山谷的小鎮中稍作停留,從當地人那裡買一些當地的商品和藏族紀念品。這些人曾經都是農民和牧民。傍晚您可以在保護區外的眾多餐廳之中挑選一家,品嚐一下四川風味或改造過的藏族美食。或者您還可以觀看一場極具風格的藏族文化表演,這些用中文呈現的表演讓您毫無語言障礙之憂。

 

九寨溝之所以如此具有吸引力,主要還是因為它聞名遐邇的純天然景觀,這裡既不像城裡那樣人口密集,又不像農村那樣到處是施肥過度、日益機械化的農田。為此,地方政府對當地1000多名安多藏族人的生產生活進行了嚴格的管理。這些安多藏人原本就居住於此地的九個村落,而九寨溝也是因此得名。直至今天,他們仍居住在那裡。 1999年之後,當地居民不能再種植大麥、蕎麥、豆類和玉米等糧食作物。 2001年之後,在林線以上的高原草甸或村子附近林區內的休耕地中放牧也不再獲得許可,砍伐和收集柴火來取暖做飯,或砍伐樹木建造房屋也是禁止的。

 

政府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消除大多數傳統人類活動對景區的影響,從而保護生物多樣性。這個理由似乎說得通。四川省多家機構的地球科學家對九寨溝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發現了1950種植物以及多種動物,其中至少有50種稀有或瀕臨滅絕的動物。這證明了九寨溝作為區域性和國家級生物多樣性寶庫的地位。當地政府認為人類在這條山谷中僅生活了300多年,而且人類活動足跡相對較少,所以決定減少甚至消除人類的影響。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工業砍伐和其他開採活動也曾導致森林和山區景觀發生變化。官方從生態和美學角度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禁止開採、自給農業和放牧等活動,並開展退耕還林和退牧還林,認為這樣做會確保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會世代傳承下去。

 

圖片來源/Tom Hinckley

人類活動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

 

我們最近的研究對這一觀點提出了商榷。一方面,人類在該地區的居住時間比以前想像的要長得多,至少有3500年。更重要的是,其傳統土地利用方式保持了落葉林和長青林、高山草原、低地草甸、農田和濕地共生的斑塊景觀,這為動植物多樣性的蓬勃發展創造了條件。我們發現通過讓該地區「回歸自然」的方式增加生物多樣性反而可能會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對青藏高原的考古研究表明,早在3、4萬年前就有覓食者在這一地區活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區如今還生長著古代覓食者可以利用的多種動植物資源,包括野生根莖植物、堅果、水果和野菜。其中許多植物在人類活動(例如火)干擾的地區仍然生長得很好。儘管考古學家尚未專門對九寨溝地區早期流動覓食者的證據展開研究,但自然資源如此豐富的地區是不太能被覓食者忽視的。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解九寨溝的人類居住史。從2005年開始,考古學家陸續在廢棄不久的村莊附近的台地剖面中發現了木炭,第一批測定的樣本年代是800年前,後來的樣本則大約是2000年前的,這表明早在漢代就有人類生活在這個山谷裡。 2008年,四川大學的考古學家在一處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在耕種的農田裡挖掘出一處漢代居住遺址。

 

用碳十四年代測定法對這所房子所在斷層中發現的小麥和大麥進行測定後發現,早在3400年前,人類就已經在這裡耕種了。在這次考古發掘過程中,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件具有馬家窯文化風格的彩陶碎片:馬家窯文化是距今6000多年、以種植小米為主的農耕文化。村民們還在附近發現了一個完好無損的甕,從而證實了馬家窯文化在此地存在過的事實。2019年考古發掘得出的初步結論似乎證實了九寨溝在新石器時代和早期青銅時代就有人類居住的歷史。考古學家在新近出土的漢朝房屋下面發現了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陶器,而發掘出來的生物遺骸所屬年代正有待碳測年的證實。

 

圖片來源/Alamy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知道人類已經在九寨溝生活了數千年,我們也知道該保護區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景觀生態學中的「中等干擾假說」可能幫我們將這兩個事實聯繫起來。如果人們給景觀帶來劇烈、頻繁的改變(例如,將森林變成城鎮或單一作物農場),則本地的多樣性會逐漸減少。而另一個極端就是,在一個很少受到干擾或沒有干擾的景觀中,不同的景觀碎片會變得趨同,優勢物種將會逐漸排擠其他物種。而中等程度的干擾,例如九寨溝居民的耕種、放牧、伐木和正確使用火種等行為,可能會增加生物多樣性。結合遙感、定量生態學和民族志訪談得出的研究證據支持了這一假設。首先,保護區取消了耕種、放牧和伐木等活動之後,斑塊多樣性有所下降。最明顯的就是,2005年至2015年間草甸面積萎縮。以往,村民們對這些草地實行開放管理,要麼輪作耕種,要麼在休耕地上放牧。此外,原本既有落葉林(比較適合做柴火)又有針葉林(比較適合做建築材料)逐漸變成針葉林占主導。

 

由於許多保護區的動植物物種僅生活在這些田地和草甸上,而不是森林之中,因此這些生物的棲息地喪失會危及其生存。最重要的是,村民們仍然記得以前的生活方式:他們有意識地保持林木的多樣化,對田野和草地進行開放式管理,除了用於耕種和放牧之外,還可以用來獲取藥用植物和獵物,而「合理使用」的景觀也給他們帶來了視覺上的愉悅和美感。斑塊化的景觀對當地人來說不僅具有文化價值,還能創造經濟價值。他們為這種生活一去不復返感到惋惜。儘管他們對九寨溝即將消失的多樣化景觀感到依依不捨,但現在很少有當地人會回歸以往的生活方式。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靠著旅遊收入和經營小買賣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住上了寬敞的新式傳統樣式房子,開上了汽車,孩子們也遠在成都的優質學校上學。沒有人會懷念辛苦的田間勞作,但許多人仍懷念這些景觀給他們帶來的文化歸屬感。他們最難以接受的就是不得不放棄自己養的家畜(儘管仍有一些人偷偷在高草原上放牛和牧羊),以及不得不從遠處拉柴火來生火。

 

從這個小而多樣化的生態系統的歷史中,我們能吸取到什麼經驗?首先,在上世紀中葉和改革初期,為了開採資源,許多傳統景觀都遭到了破壞。但現在,政策卻擺向了另一個方向,那就是假設所有人類活動都是「反自然的」和過度的。第二,生態系統,包括人類與其他物種共享的生態系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除了對物種進行統計和記錄外,管理人員還需要將這些物種視為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相互關聯的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了解那些會對物種多樣性構成影響的干擾過程。最後,科學不止一種。傳統知識有時可能是對定量科學的糾正,更多的時候甚至是對定量科學的必要補充。人們在一個地方安居樂業地生活了至少6000年,他們對自己的家園定然是很了解的。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生物多樣性保護:從中國西部歷史中尋找答案〉

 


關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熱愛戶外也關心環境,一路報導歡迎與各界環境NGO刊登講座與活動資訊。聯繫資訊:[email protected],OT編輯部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