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登山車旅遊的裝備選擇

就如同各種運動需要不同種類的裝備一樣,單車長途旅行也有些重要的裝備需要攜帶。雖然不是少了這些東西就出不了門,但是多一分準備就少一分擔心,這幾樣裝備絕對可以讓你的行程更順利。

一、車輛種類

嚴格說起來,單車的種類其實多的讓人眼花撩亂,但是實際上來說適合長途旅行的應該可以概略分為公路旅行車與登山旅行車二種。公路車的傳統悠久,由於專門在公路上行駛,為了增加踩踏的傳導效率以及速度,車架多是無避震效果而且十分堅硬,同時騎乘姿勢也以減低阻力的低俯式為主。這種車輛的好處是騎乘速度一般較登山車為快,同時踩踏的速率高,進行長途旅行時較為省時。堅硬的車架可以提高踩踏效率,卻也成了長途旅行時的缺點,缺乏避震的效能必然會降低騎乘的舒適度,不太符合人體工學的騎乘姿勢固然減低了風阻,長時間下來難免讓你「脖酸背痛」。而且公路車只能在公路上騎乘,一旦進入了林道內就像龍困淺灘,痛苦萬分。 另外一種適合長途旅行的車種,應該就是時下最流行的登山車了。前後避震器的設計加上較為「端正」的騎乘姿勢,也讓長途騎乘的舒適度提高不少。而且登山車就是在崎嶇的道路上使用,林道越野的路線可以說是如魚得水,路線上也沒有太多的限制。不過登山車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多了避震器的避震性佳,同樣的重量也會增加,踩踏的傳動效率也不如公路車,長時間騎乘下來的速率會較低些。 只有前輪有避震器的登山車是目前最適合長距離混合路況的旅行用車(俗稱硬尾巴),或者少數高檔的前後避震車(有極佳的避震效率)也可以。除了碳纖維材質的車架之外,許多金屬材質的車架都可以加裝貨架,有利於搭配專用行李袋。至於前後輪都有避震器設計的全避震車種;由於後輪二側無法安裝貨架,只能裝配固定於坐桿上的小貨物架,所以無法負荷長途騎乘的行李重量,必須搭配背包的使用,目前多用於林道騎乘使用。

 

▲公路車

 

▲登山車
▲登山車

 

實用的配件與取捨

單車種類雖然不同,但是有不少零配件,可以適時更換來增加長途旅行的舒適度。以坐墊來說,就可以選擇材質較軟的種類,簡輕臀部與大腿內側的肌肉壓力,不過缺點是支撐性較差。另外也可以在把手前方或者坐管後方安裝小型的置物袋,可以存放如太陽眼鏡、手機、地圖等等方便隨手拿取的小雜物。另外,也可以依照路線的不同,在行前將輪胎更換成適合的種類,也是可以增加騎乘效率的方式之一喔。舉例來說,不少登山車的輪胎,都是以崎嶇路面增加抓地利的胎紋為主,在一般的道路上反而會行程過多的阻力,在行車時造成「拖泥帶水」的現象。如果騎乘的路線以公路居多,這時就可以考慮將輪胎更換為紋路較為平滑的胎紋,不但踩踏起來更平順,行進的速度也可見間增加喔。當然若有可能的話,多帶一組不同紋路的外胎更好。

 

▲車前置物袋

 

▲後座置物袋
▲後座置物袋

 

二、維修工具與備用零組件

即使是最頂級的車款,在嚴酷的長途旅行狀況下,各部位的零件難免不會故障或者因故損壞。這時簡單的維修工具就十分重要,小型又具備多功能的工具組,是長途行程不可或缺的配件。一旦出現故障,可以自己進行最基本的修護與調較,至少可以讓你撐到下一個維修點。除了小型工具之外,小型的打氣筒可能是最常使用到的隨車小道具,除了在必要時補充打氣外,也可以視路面調整胎壓,體積小又十分的好用喔。

 

現在也買得到超小型的棘輪鈑手工具組,配有多種規格的六角或十字工具,車體的有些組件角度(例如水壺架、煞車夾器等)就是必須使用短小的工具才能轉動。為了避免鑼絲頭滑牙的情況產生,除了使用規格正確的工具之外,使用材質較好的螺絲組件是必要的(通常鋁製品雖然質輕,但是不耐用)。

 

有些零件一旦故障,再好的維修工具都比不上換個新品。大致會有內、外胎、鍊條;煞車線、螺絲等。這些零組件一旦損壞,若無新品或代用品更換,整車就不能騎了。

 

除非你使用的是無內胎式輪胎,否則最常會被更換的就是單車內胎,隨身攜帶幾條備用,一旦破損還可以隨時更換。此外,外胎最好也攜帶一條,外胎也是會破的,只是機率較低一些,若沒帶而遇到外胎被岩石劃破時,你也只能牽車步行了。另外一樣東西小可是功用大的就是鏈條了,一旦斷了可是讓你哪裡也騎不到。準備一些備用的鍊條,不需要一整條,只需要攜帶數節就可以,萬一鍊條斷裂就可以直接換上。 而煞車線更是不必說,只要沒有更換新品,想必你也不敢騎。

 

▲小型維修工具

 

▲小型打氣筒
▲小型打氣筒

三、適合的背包

自行車的旅行方式近年來逐漸多樣化,無論玩法與行程的安排方式都非常多種,因此隨身行李與裝備的攜帶方式也就不一樣。輕鬆的一日或半日行程雖然用不上大型的背包,可是隨身的小物件都有專用的攜帶方式,至少手機、眼鏡、錢包等物品,就有身上背的小背包或是單車坐墊袋、車首袋等可以選擇。

 

適合登山車使用的背包

行李的攜帶方式完全視行程與路線的種類而定,進入山野林道的Off road行程由於騎乘配備避震器的登山車,所以無法使用公路騎乘的馬鞍袋,而且有時通過困難地形時還得扛車前進,因此只能像登山一樣背負在背上,因此不可能背負容量過大的大型背包,即使天數長,也只能輕量化與盡量簡化裝備,以免背不動。而且太重的背包背在身後也會影響騎乘的穩定性。 一日或半日的行程通常會需要攜帶一件風衣或背心;然後再加上簡易的維修工具、食物和飲水、頭盔、手套等必要裝備與個人隨身物品,所以一個容量十幾公升的小背包已經綽綽有餘。腰包也是非常實用的行囊。腰包通常體積更小,可讓背部更清爽,但這類產品當然不是用來攜帶大量裝備的,雖然裝不了太多東西,卻很受到歡迎。使用腰包時必須考慮重量,若裝填的物品重量過重時,最好再加裝一條肩帶較為保險。腰帶的結構是影響整個腰包是否舒適最重要的因素,但是牢靠的腰帶也意味著體積較粗大。

 

需要過夜的行程則需要容量大一些,而且講究背負舒適與穩定性,數天的旅行通常容量在40公升左右已是極限。整體的設計概念和登山活動使用的背包類似。但比起登山活動,騎單車背的背包更講就輕量化。 適合騎單車的雙肩背包是目前最主流的產品,從最輕量化;容量升數只有個位數的小背包,到40-50公升的大型背包(對登山而言只算是中等容量)都有,這些產品背負系統的設計幾乎是比照登山用的專業背包,最好選擇背部通風性較佳的產品。腰帶的設計相當重要,穩定、貼身是主要的訴求,因此背包側面的形狀通常為弧形,有時會影響收納的便利性。有背板設計的產品,背負舒適性會較好一些,也有利於背包背在背上的穩定度。有些技術攀登用的中小型背包其實也蠻適合用來騎登山車使用。 專用的行囊也很常見,最小型的坐墊袋與車首袋幾乎每一個單車店裡都看得到,堅固耐髒污是主要的訴求。至於大型的專業用馬鞍袋,這樣的產品完全是為了長途單車旅行而設計,但不適合用於Off Road的旅行,也不適用於前後輪都有避震器的車種。

▲背板設計使背負舒適性會較好一些,有利於背包背在背上的穩定度
▲背板設計使背負舒適性會較好一些,有利於背包背在背上的穩定度

 

▲腰帶的設計以穩定、貼身為主要訴求
▲腰帶的設計以穩定、貼身為主要訴求

 

▲背包側面的形狀通常為弧形,有時會影響收納的便利性
▲背包側面的形狀通常為弧形,有時會影響收納的便利性

 

四、食宿裝備的輕量化

野地過夜時,背包裡最佔體積與重量的裝備大概就屬於食宿裝備了。尤其是冬季前往高山地區,還要再加上厚重的保暖衣物,此時透過裝備的認識與使用技巧,可讓背負重量有效的減輕重量與體積。

 

最輕便的宿營方式

若需露宿野外,有些單人或雙人帳棚的重量不超過2公斤,有利於單車旅行的攜帶,使用更輕的露宿袋或露宿帳並搭配天幕的使用是更高級的手法,利用單車的車體與地形地物的配合也可以達到不錯的抗風與防水性。夏季前往非高海拔地區,二人只需要共用一頂蚊帳,再搭配輕便防水的天幕帳可以將重量控制在1公斤以內。

 

▲簡易帳
▲簡易帳

 

▲蚊帳
▲蚊帳

 

睡袋在保暖的前提下也是愈輕愈好,有些高級的羽絨睡袋能夠擁有舒適溫度在零度左右的性能,但重量可以維持在500公克以下,體積還可以壓縮至非常小,甚至就像小罐的寶特瓶那樣小,而夏季時甚至只使用睡袋內套即可,若覺得寒冷就再加上中層保暖衣物。無論任何季節,野地過夜都必須搭配良好的充氣睡墊使用才有隔熱的效果(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使用半身的產品重量可以更輕一些,雖然略顯克難,但為了減輕重量這就是必要的手段。

 

▲保暖睡袋

炊事器具

最輕便的瓦斯爐頭體積輕巧到可以放在口袋裡,瓦斯罐才是最佔空間與增加重量的東西,所以行前必須準確估算使用量,盡量避免使用瓦斯燈,瓦斯罐只為炊煮使用。汽化爐也有節省燃料與可靠耐用的好處,尤其是多天數的長程山野旅行,炊事裝備的要求標準和長程登山一樣,但使用汽化爐須有一些經驗較妥。輕量化的鍋組現在很容易在戶外用品店找到,與登山一樣,鈦金屬材質的鍋具是輕量化炊具的主流,除了個人餐具之外,多人可共用一、二個鍋組。鍋具必然很佔空間,所以爐具儘量塞在鍋組中,背包裡其他的空間就可用於裝載食物或其他必要的用品。[vc_column_inner width=”1/2″]

▲瓦斯罐
▲瓦斯罐

 

▲汽化爐
▲汽化爐

五、衣物與人身部品的選擇

單車活動在玩法上可細分為很多種,在穿著打扮上的差異性頗大,對於騎乘登山車進行長距離的越野旅行而言,服裝的選擇與搭配與其他山野戶外活動類似,身上的穿著更為輕便,但是吸濕排汗之外,更注重檔風與保暖。當然專用的高級車衣也多採用具有相同功能的材質製造,也是不錯的選擇。

 

功能優先

騎單車翻山越嶺是相當耗體力的活動,即使是寒冷的冬季在爬坡時肯定也是汗流浹背,但是下坡的速度可以非常快,此時就得面臨寒風的侵襲。內層的排汗衣大多在上身的正面有半門襟的拉鍊設計,通常寒冷的天候下騎單車適合在長袖的排汗衣之外再穿一件擋風保暖背心,下坡時再搭配較輕巧的風雨衣。合身的衣物除了風阻較低,也有利於防止體溫的散失,對於長程騎單車而言,也能減少衣物被車身零配件勾住的風險。 騎單車時腿部的動作較大,所以專用的車褲通常沒有口袋的設計,大部分的車褲無論長短都是緊身的設計,通常在臀部都有加厚的襯墊設計,除了更加耐磨之外也使得長途騎乘時臀部更舒適。搭配穿短褲時使用的冬季專用褲管也是對單車騎士來說非常實用的保暖裝備。但這不是唯一的選擇,許多情況,被視為專業的車褲就不見得適合。

 

戶外的專業打扮

夏季的多天數行程,汗溼衣褲只是稀鬆平常,但一般車褲的護墊卻不易乾燥,往往隔日睡醒後發現還是沒有乾。一般萊卡布料製成的車褲雖然彈性極佳,但是並不耐磨,Off Road行程中常有扛車爬過橫倒在林道上的倒木,就得小心被鉤破,此外;野地的草叢經常刮傷沒有褲管保護的雙腿皮膚。 個人覺得最好用的打扮,應是一般戶外活動用,薄又耐磨的七分長褲再搭配腿套使用,搭配半高筒又鞋底夠硬的越野鞋。至於上身衣物,無論長袖還是短袖只要排汗快乾,搭配保暖與防風層即可。此外;冬季可使用全指的單車專用手套,除了保護手部之外也比較保暖,當然夏季選用半指手套即可,重點是避震緩衝的功能要健全。 而擋風的太陽眼鏡則是所有季節都會用到的配件。至於不穿專用車褲跨下會疼痛的問題,其實無法避免,即使穿上有厚墊的車褲,騎久了還是會痛,但是痛苦指數一定會愈來愈低。

 

鞋襪的選擇也與一般的公路跑車適用的種類完全不同,登山車或休閒旅遊並不是競賽,下車走路的時間不見得比騎車少,所以一雙適用的鞋必須是鞋底夠硬,長時間踩踏再踏板上腳底不會痛,而且也要利於走路,尤其是在野地扛車,或是上下階梯,一般的卡式車鞋並不適合。輕量、鞋底夠硬的越野鞋是較理想的選擇,半高筒的設計更好。 至於襪子的學問,在於避震、透氣、保溫,以及好保養即可,但必須穿著舒適,包覆性良好而且不易鬆脫。許多高級品牌都有不同部位採不同織法的技術,在選擇時儘量以專業的品牌為佳。尤其羊毛製品,材質的特性就是不易茲生細菌,所以多日穿著也不易臭,也耐洗滌而不易變形。

▲襪子重視避震、透氣、保溫,必須穿著舒適,包覆性良好而且不易鬆脫。
▲襪子重視避震、透氣、保溫,必須穿著舒適,包覆性良好而且不易鬆脫。

 

雨具(雨衣或防水夾克)

天有不測風雲,這是喜愛戶外運動者最瞭解的難題,不穩定的天氣最讓人頭痛。尤其是台灣多雨的氣候,出門騎車前也要準備一件可以擋風擋雨的輕便外套,運氣不好遇到下雨的時候,至少可以讓身體保持一定程度的乾燥。最外層的風雨衣最好選用既防雨又十分透氣的材質,雨天中騎個幾公里還可以忍受,當你需要騎上十幾公里的時候,風雨外套是否透氣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若是一般不透氣的雨衣,騎車穿著不但悶熱無比,而且身體的汗水也很難蒸發,一樣也是讓身體溼透。 雨衣款式重量較風衣重(約400~600公克),收納體積也略大,但是氣候變化、強風大雨來襲時,它卻是保護山野人生命安全,最重要的裝備之一;偶然如果遇到特殊狀況,沒有攜帶宿營裝備而須在山中過夜時,穿上一套風雨衣褲,尋找良好的避風環境,可以確保安全地在山中過夜,較不易遭受潮濕失溫的危險。

▲風雨衣以防雨又透氣較佳
▲風雨衣以防雨又透氣較佳

六、其他必備裝備

攜車袋

當需要搭乘火車、公共汽車等大眾運輸工具時,就需要一個能夠將單車拆卸後收納起來的袋子,為了盡量縮減收納後的體積,前後輪、把手、踏板、坐墊等都必須拆解,這種袋子在較專業的車店均有售。國內能買到的種類不多,盡量以輕薄為原則,因為開始騎乘時這種東西也只能全程帶著走。

 

照明燈具

安裝簡單的照明燈具,除了可以在夜間照明使用之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讓其他的駕駛人可以看見你。由於單車的體積小,速度遠不如機動車輛,天色昏暗時較不易為其他駕駛人發現。可以安裝簡單的尾燈或者頭燈,讓你可以被看的更清楚一點,千萬得注意安全第一喔。當然登山用的頭燈也是一定要隨身攜帶的裝備之一,有些多用途的頭燈款式不僅可以裝在頭盔上,也能裝在單車的把手或龍頭上,亮度也足夠,其實是更好的選擇。 登山用的高級頭燈雖然索價不低,但是亮度通常也很夠,最重的是這些頭燈的電池多採用可攜帶更換的乾電池,有利於多天數的越野旅行,而且照明的時間通常可長達數十小時,而一般單車專用的車頭燈大概一個晚上就沒電了,卻只能找到家用電源才能充電,其實並不太適合長途的越野旅行使用。

 

▲登山用的高級頭燈,亮度夠且電池多採用可攜帶更換的乾電池,有利多天數的越野旅行
▲登山用的高級頭燈,亮度夠且電池多採用可攜帶更換的乾電池,有利多天數的越野旅行

 

儀錶

單車碼表是一項紀錄總里程數及車速的小東西,較高級的產品還可測量海拔高度、溫度等資料,在長途騎乘的過程中,一般平坦路面約可以保持時速20至30公里的速度,然而在地形崎嶇的林道時,車速的維持就比較困難,然而高度的資料在騎乘需要爬高的路段可能比車速的記錄更重要,藉由詳細記載地形資料的地圖可得知距離最高點還有多少高度,進而判斷自己還需要多久時間或者是否還有體力到達。 GPS導航機也是一項好用的東西,它可以告知我們目前身在何處,但是必須搭配地圖的使用。據此準確的判斷距離目的地的里程與高度爬昇是很重要的數據,每個人的體能狀況可能不盡相同,有時我們必須重新決定是否繼續前進?還是就地過夜?此時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就很重要了。

 

▲單車碼表可以紀錄總里程數、車速,較高級的產品還可測量海拔高度、溫度等資料

你可能會喜歡

熱門文章

想了解更多
stream trails
canada goose
isun
owl camp
Active Intelligenc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