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
歐都
Go Pro
letsgoplay
thule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環境

熱門文章

2018-06-27

常常有朋友問我:「要怎麼挑一支適合賞鳥的雙筒望遠鏡?」,這個問題越來越不容易回答,原因是望遠鏡的選擇比起十年前多了很多,各種設計與功能滿足了不同的賞鳥需求。

2020-04-09

「順時中」正夯,恆春半島一群年輕人卻組成「海漂電台」,年年「逆時鐘」,2019年發起「環半島淨灘計畫」

2020-04-08

排除海中的龐然大物鯨魚,許多人認定的最大型哺乳動物,或許是站立時最高肩膀高度可達4公尺、體重6公噸左右的現生非洲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然而古生物學家在探索哺乳動物的歷程中,發現隨著時間而消逝的多樣性,不只在形態上常常超乎我們的想像,體型上也存在遠比現生非洲草原象大上許多的物種。

2020-04-05

衛報報導,英格蘭和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and Wales, ICAEW)和其他會計產業組織呼籲,全球會計師必須將氣候危機視為其第一線專業,鼓勵全球企業採行綠色政策,幫助他們因應氣候變遷相關的風險

2020-04-04

相較於RE100,日本RE Action認為一般小門小戶的綠色貢獻潛力也很大,因此在RE Action之下的成員涵蓋範圍十分多元,包括中小企業、地方政府、醫療機構,甚至是教育機關等,讓再生能源的呼聲與行動能向下扎根。

2020-04-03

從北海到澳洲塔斯馬尼亞,海藻林對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更是水下的碳儲存庫,如今卻大規模消失,被大量的海膽取而代之。挪威的外來種海膽是詭異多刺的綠色,加州則是鮮豔的紫色。不管在哪裡出現,都產生類似的問題。海膽吃光海藻林後並不會立即死亡,反而可以耐著餓蟄伏原地多年。除非完全移除掉這些海膽,否則海藻林無法恢復。

2020-04-02

研究發現,全世界熱帶森林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在衰退,而位於高緯度寒冷地區的北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正在增加。這項新研究結合遙測資料和數學模型,詳細揭露1992年至2015年地球上所有生物區系的碳損失和碳吸收。研究顯示,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陸地儲碳生態系統——熱帶雨林和北寒林,正在發生變化。

2020-04-01

台灣山林是獼猴的故鄉,由於野生動物保育多年的推動,原屬於保育類的台灣獼猴族群逐漸復甦,民眾在野外發現獼猴也不再顯得稀奇。然而,近年來有些人覺得獼猴是否增加太多了?甚至已經侵害了人類的生活空間,造成困擾。

2020-03-31

李根政,1968年生,曾任國小教師,教育、環境刊物總編輯及非營利組織職務等,長期關注社會及生態環境議題,現任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2020-03-30

英國綠色和平和瑞士非政府組織「公民之眼(Public Eye)」研究發現,全球最大的幾間農藥公司,每年透過銷售高度危害人類健康或環境的化學品獲利數十億美元。

2020-03-27

有研究指出,微塑料沉積最嚴重的城市為英國倫敦,在倫敦市中心採集到的塑膠微粒介於0.02毫米至0.5毫米之間,這些微粒大到在吸入時會停留在呼吸道,並順著唾液被吞入,更小的粒子會被吸入肺部和血液,對健康造成最大的潛在危害。